梵二大公会议称:家庭犹如一个小的教会。家为国、为民、为教会都极其重要,家庭的和睦与否直接攸关夫妻的幸福,国家的安定以及教会的福传。
梵二大公会议说:“礼仪庆祝不是个人化的行为,而是与整个教会奥体有关……”另外,只要可能,有信友临在和积极参与的礼仪庆祝比个人化的或私人的庆祝更有优先权,更应受到重视。
他引用梵二大公会议礼仪宪章的话说:圣歌在庄严礼仪中是必要部分,不是为美化礼仪,也不是为令人更加喜欢礼仪。
(梵蒂冈电台讯)为纪念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颁布50周年,天主教与犹太教关系委员会12月10日公布了一份新文件,题目是:《天主的恩典和召叫为何不能被取消》。
关於救恩,本笃十六世提到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之後,教会已意识到天主不会任由所有未领洗的人沉沦。基督过去和现在都是为万民而来到世界上,基督徒应在这个世界上建设祂的奥体,参与祂为万民带来救恩的使命。
他们分别是致力於大公对话的德国信义会神学家迪特尔(TheodorDieter),在若瑟‧拉青格思想上造诣高深的德国天主教神学家门克(Karl-HeinzMenke)神父,以及东正教圣乐作曲家派特(ArvoP
教宗方济各与中东基督信仰各教会团体的领导人7月7日齐聚意大利巴里、向近东敞开的窗口,在这座海港城市为和平举行大公祈祷活动。
教宗解释道,在作出这道手谕中的决定之前,他「考量了大公会议关于神圣礼仪的准则」,尤其是《礼仪宪章》28至29号:有鉴于礼仪的庄重性,歌咏团获授予「真正的礼仪职务」,而歌咏团成员「面对如此伟大职务,及天主子民对他们的合法要求
不仅“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明确指出反对此类做法,而且基督信徒的皈依首先是心灵的转变”。为此,“教会规定要确保一定时间的慕道期恰恰是为了验证慕道者的真诚程度”。
鉴于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起,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二世两位教宗对宗教冷淡、世俗主义和无神主义尤其在所谓的第一世界的蔓延,已经表达了这些忧虑,教宗本笃十六世提出在当今世界传福音的新倡议,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需要留意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