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11点,由李晶主教主礼,神父们共祭,隆重举行了圣诞子时弥撒。
教宗在信函中强调,圣道明表现出一个“更新及充满活力的福音宣讲”,并在教会的共融中提供了一个“以宣讲走向成全圣德的令人信服的见证”。
教宗将教会里的共融比拟成合唱团,表明「合一并不要求整齐划一、单调枯燥」,而是让不同声音、多个声部和谐共存、多元并进。「合唱团里各声部一起唱时,也聆听其他的声部,整体发出和谐之声」。
社交媒体虽然现代传播工具可以是个“增进我们人类大家庭内共融与对话的有力工具”,但它们也会变成“毒害、仇恨言论和假消息的空间”。教宗方济各在写给全球天主教传播组织(SIGNIS)的讯息中如此表示。
按教会规定,常规情况下,每位司铎每天举行一台弥撒,但有两个特殊的日子可以举行三台:一是在圣诞节,每位司祭可举行三台或共祭三次,惟须在礼规所指定的时辰内;另一个是在追思已亡节,每位司祭可举行三台或共祭三次
非主教人员的出席在《主教共融》宗座宪令中有所规定。我们所处的会议阶段并非一个新开端,而是对《主教共融》宪令确定的同道偕行整个过程的又一个分辨阶段。会议的主教性质并未因非主教成员的参与而受到损害。
同台共祭的还有来自马来西亚的钟万庭荣休主教、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江绥蒙席和来自台湾的李震蒙席,以及与会的其他三十六位神父。
与天主和与兄弟姐妹合一,这是来自天主的恩典,是出于天主圣父、圣子、圣神的爱的共融。在这样的共融中,信徒的合一才能成长并变得完美。至于何时及如何才能圆满地实现这个合一,这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事。”
作出这项决定后,3位仍在职的前圣公会主教布罗德赫斯特、伯纳姆和牛顿同自己的几位家庭成员今年1月1日在西敏寺主教座堂举行的弥撒中被天主教会接纳,与之完全共融。三位前圣公会的修女也被接纳为天主教会的成员。
弥撒由沈斌主教主礼,米良神父、谢慧敏神父襄礼,吴建林副主教、田愿想神父等十六名神父共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