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玛窦坚定地说:“那我就跟着高虎庆神父上加尔瓦略山去,效法基督,做耶稣的门徒。”奶奶说:“那你将来怎么办呢?你不结婚吗?”“我结什么婚呀?”
按理说,耶稣复活才是教会最大的庆节,但人们总是习惯于圣诞节。我想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生辰。生,预示着生命、生机、希望;死,却令人晦气、沮丧、绝望。耶稣是先死而后复活。
平常堂里很多零星小事,如每逢瞻礼庆节的环境布置、打扫卫生等,他都一马当先争着干。他会做饭,每当节日庆典他都义不容辞地上任,烧好了菜,做好了饭后,自己回家吃。又是吃自己的饭干教会的事,真是教友的好榜样。
下一届大会又回到欧洲,在米兰举行,选择的主题是「家庭、工作与庆节」。本笃十六世给遭受分离之苦的家庭的话语意义深远。
前一晚上在耶路撒冷举行的礼仪是为这些庆典揭开的序幕,白冷的弥撒和纳匝肋的弥撒则是隆重的庆节,盛况前所未有,比若望保禄二世那次的盛况还要隆重。
(根据《上海滩》歌曲改编)这一天是圣诞,数九严冬不觉寒,我上台来演唱,皆大欢喜庆圣诞,唱完了我也心跳,不知唱的好不好,各位朋友姐妹同胞,给点掌声好不好。甲:好,唱得太好了!
教宗方济各于节日前夕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圣祭,在讲道中省思本庆日的福音内容(参阅路二22-32),特别聚焦于西默盎赞美天主的一句话“我亲眼看见了你的救援”(参阅二30),以此剖析献身生活的意义。
教宗方济各的牧职是于3月19日开始的,那天是大圣若瑟庆日。
圣周六晚间的守夜礼是三天礼仪的最高峰和核心,是所有庆节之母。守夜礼分为烛光礼、圣道礼仪、祝福圣水和重宣圣洗誓言、圣祭礼仪四个部分。
每个将临期都是全新的开始:首先是礼仪年的开始,逾越奥迹借着主日与庆节的礼拜不断进入我们的生命中,使救恩的德能在教会与世界发扬光大,在天人交往的过程中去发掘救恩史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