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若因我的名向我求什么,我必要践行。(若14:14)。
教宗表明:我们若尊重这项重要权利,就能为保护其它权利打好基础。我们若侵犯这项重要权利,则无法守护他人,为他们奋战!在恢复水资源重要地位的努力中,我们需要一种守护与相遇的文化。
因此,若一个人现在来到那里,无论是否能意识到,都会蒙受等待他的天主的爱。当然,走进墓穴,即死亡的必要性并没有改变,但人若牢牢抓住复活的基督,就能走出墓穴。
教宗对缅甸青年提出一个挑战,要他们回答圣保禄宗徒在第一篇读经中提出的问题:人若从未听到祂,又怎能信祂呢?(参阅:罗十14)。
人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痛苦、困难和磨难,我们周遭的现实经常看似冷淡又枯燥,类似於今天福音中回荡着洗者若翰之声的旷野。然而,正是洗者若翰的话语揭示我们的喜乐立基於确信旷野里有人居住。」
否则,青年若衰老,教会也会老化。许多时候,教会团体因害怕走出去,不敢前往生命的存在边缘,把赌注押在未来,因而变得衰老。青年激励我们走出素来都如此的逻辑,我们应认真对待他们。
读经承诺圣经剧表演:耶稣治好患血漏病妇女学员演讲分享在学习班即将结束之际,班主任黄神父鼓励大家通读整部圣经,并公开举行了读经承诺仪式,承诺词如下:我(名字或圣名)在天主和教会团体面前,表达如下决心:天主的话语是生命(若6
(若十二32)教宗说:「耶稣被高举,而撒殚被击溃。耶稣的十字架为我们必定是个吸引力:我们仰望祂,因为祂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这幅圣像画将圣三适切地摆放在一个环形内以突显其一体性,而且发出无声的呐喊:愿你们都合而为一,就如我们原为一体一样(参阅:若十七21-22)。
教宗解释道:「这是一个相遇的庆日:耶稣圣婴的新意与圣殿的传统相遇;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这两个年轻人,与西默盎和亚纳这两个年长者相遇。」教宗表明,奉献生活者应当每天与生命的主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