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民是主体,教会是在历史中行走的天主子民,有甘甜苦乐。因此为我来说,与教会同心同德就是成为这个子民的一份子。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其固有的思想文化日益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文化。
回顾历史,纵览古今,管窥天下,放眼世界,便知人类一直有天灾人祸,但由于天主赐人聪明智慧,文化进步,科学发达,人们对自然界逐步认识,很多灾害可以减轻或消灭。
更重要的是她把对天主的信仰热忱变成了一桩桩活生生的爱德行动,使教内外的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天主的光荣。
如史学家黄节于1906年在《国粹学报》上发表的《徐光启传》就认为,他是阳尊其教,而阴取象数之学,以为己用,……则其对于宗教所以信服而图益者可见。
大姑为了要回灵璧的教产,从1984年到1989年三次上访,使教产得到了落实。后来盖了南堂,于1992年4月17日耶稣苦难日祝圣。大姑仍然住在破旧的北堂,每个主日带领教友念经、唱歌、神望弥撒。
如果我信了教,母亲就会和我一刀两断。我打趣地对她说:一刀两断并不等于永远断裂,骨折了可以接上。母子连心,母亲是一时的气话,以后可以改变的。接着我给她讲了亚当和厄娃的故事。
2008年宋文善的五个女儿连同其子女共14人接受了福音,陆续领洗进教。宋文善也是在此年春天慕道,圣诞节与妻子一块领洗,看着女儿个个都有了信仰,他心里乐开了花。
教外同胞的鼎力相助如果说,修建天主堂是直接为了教友利益的话,那么教外同胞的无私援助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裴神父刚决定重建教堂,就有十几户教外朋友到堂里捐款。
归还的教产,由于多年的破坏及失修而破烂不堪。面对这种景象,神父教友齐动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座座宏伟壮观的教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短期内建堂成了教会的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