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越南新枢机及其“忍耐之道”
2015-01-11

他认为,保护教会财产应逐渐趋向于避免愤怒对抗的方向,始终展示出此类财产只是用于造福全体越南人民的事业。主教重申,教会要求归还不是为了自己、为了拥有和致富,而是为了能够使之用于造福全体人民。

天主教名人——英敛之父子
2015-01-14

蔡葆真支持丈夫的爱国事业,机智地与特务周旋,焚烧了地下组织的名单,用柔弱的肩头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解放前夕,英千里去了台湾。满以为不久即可团聚,想不到这一别竟成永诀。

发展中的深圳天主教会 (之四)
2015-07-07

教堂租用的这栋楼的房东麦伟林先生是一位教外人,他心地善良,慷慨大方,而且对教会很有好感,当时二楼整层的月租只收3300元,麦先生说:我虽然不是教友,但我觉得教会很好,我的事业不错,也很想做点善事。

抗战时期全国各地天主教友积极救助难民
2015-09-11

上海天主教的文化出版、科学教育等事业在此创立和发展,徐家汇成为上海天主教的中心。1924年,中国天主教第一次全国主教会议曾在此举行。抗日战争初期,徐汇大堂、徐汇中学等办了难民所,收容难民数以万计。

基督徒的刚性和柔性
2011-05-03

在中国,传教事业从开始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如此,在福传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不少风雨如磐的教难。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具备了作为一个基督徒在信仰上的刚性。

中国天主教教理的起源
2012-03-20

本书是以中文写成的,以备在中国传教事业时使用,可惜已经遗失。1584年罗明坚神父用中文撰写了第一部基督教义书《祖传天主十诫》和《天主圣教实录》。

圣母的爱德模范
2012-05-18

这就是寻求天主的旨意,和主耶稣一起做天主的事业。圣教会的每一项服务都是祈祷在生活中的表达,都是与主耶稣同行的表现。最大的爱德,就是将主耶稣带给我们所遇到的人。

徐光启“背后”的故事(四)
2012-07-11

对于徐光启,利玛窦曾感慨说:真难说清楚这个人对于基督教事业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

徐光启“背后”的故事(五)
2012-07-24

对教会的传教事业不遗余力。明清鼎革之际,中国教务之所以能获得惊人的进展,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全文完)

刘继同:在“中国民间儿童养育”研讨会闭幕式上的发言
2013-10-30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这次会议有了一个,实际上就是一个良好的社会沟通,在这个社会沟通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我们第四个,我们都增进了相互的理解,这个社会理解非常重要,我觉得我们一生我们做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增进理解,我们对生命,对我们的事业各方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