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勉励印度主教聚集自己的羊群,引领他们,做他们的牧人和父亲,以自己的榜样为合一服务,带领人民走向深入共融。教宗说:要激励合一的特恩,合一是为独一无二的天主作强有力的见证,作这样的见证是主教的责任。
相反,要是宗教引领人走向天主,全人类的造物主和救世主,那么,它就成为和平的力量。教宗在致慕尼黑总主教的信函中继续说:我们知道,在基督信仰教会中也有过曲解天主形象的作为,致使和平被摧毁。
教宗感谢所有那些在家庭和圣堂中将信仰的现实表达出来的人,他说,但愿在今后也保持这一信仰的力量,使它清晰可见,正如将临期所寄望的,帮助我们走向天主。
«罗马观察报»的文章认为,拉特朗条约标志了政教分离思想的向前发展,这一思想藉着意大利1948年制定的宪法进一步走向成熟,为政治绝对化和意识形态或宗教上的各种原教旨主义是一副解药。
家庭、教会、学校有责任在社会面前进行合作,帮助青年人走向没有嫉妒和分裂的一个更好的世界。 因此,教宗邀请所有人共同努力,让儿童和平度日,对未来有信心。
基督可指引人走向生命、重启生命,也可中断生命,因为祂就是生命,就是我们的复活。因此信徒们不惧怕死亡,而这力量不在于自己生命的无懈可击;而在于基督的复活。
接着张主教高兴地告诉教友们,圣座为辛甸堂区贺堂一周年甚感欣慰,并特意颁发祝福状,紧接着全体教友起立,由两位读经员恭敬地端着教宗祝福状走向张主教、襄礼的肖建国神父、胡波神父面前,两位读经员分别用英文中文宣读了教宗的祝福
在此世间的生活是必须也是需要的﹐但它必须存有希望﹐这希望能够策动人、引领人走向新天新地。没有这个希望就不会有初次福传﹐也不可能有新福传。所以﹐让我们昂首期待上主在诸圣人的陪同下来到。
而且,我们的传教不能仅局限于教会内,还应走向广场街道,到有人的地方去,人们生活、工作、交流的地方去。福传更不是基督徒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孩子们有的读大学,有的读中学,有的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走向社会就业。 一个人成长的地方是家庭,为这些失去家庭的孩子们,我们尽力为他们重塑新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