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需要对宪法和政治法规进行相应的改革,以确保少数派团体的民事、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经济权利得到恢复健全。
基督信仰团体表示,坚信这一改革将决定未来建设一个民主、和谐、宽容、权利和机遇平等的国家。 委员会强调,马来西亚共有260万基督徒,大约占总人口的9.2%。
并要求参会人员继续深入学习此通谕;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认识教会应该如何适应改革发展,对教会的基础建设和牧灵福传方向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报道称,有关建议已经得教育部长批准,亦得到法国天主教主教团教理委员会主席迪博主教(M.Dubost)欢迎,至于基督新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领袖,亦欢迎有关改革。
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本分,作为改革社会和教会的有用工具。拉格达梅奥总主教说:“天主与我们同在,这应该令我们充满希望。我们应该不断祈求他的助佑,但我们也应该随时尽自己的本分。”
参加学习的神父、修女们感到收获很大,一致认为不能再封闭保守,而要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大步前进,广传福音。(于海涛)
主教表示,教会期望已经失去主教身份的卢戈总统能终止社会的腐败现象,关注社会事务,加速农业的改革,使耕者有其田。同时要求政府确实服务老百姓,解决国家最迫切的需要,并保障人民的安全以及言论的自由。
堂区“转型”和“更新”是牧函中优先强调的,文件指出“我们的堂区不需要一场破坏性的革命”,也不是“用一个新的模式替换另一个模式”,“而是一场创造性的改革”。
自20世纪七十年代起,主要因应于“梵二”会议的改革精神,“梵二”后耶稣会神学对于“本位化”、与不同文化和其他宗教对话的强调,以及建设地方教会的努力目标,辅仁大学神学家、中华耶稣会士张春申神父(1929-
它在天主教礼仪、教育和管治中渐渐消失,但这祗是一九六二至六五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众多现代化改革之一。 加拉格尔蒙席说:「也许人们把拉丁文联想到教会某种僵化特性:教会过往欠缺变通,需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