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有教友感叹,“来海口几年,终于找到了教堂”的时候,每每拥挤不堪,志愿服务人员为后来者、慕道者找不到座位安置而伤心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就会说,“什么时候我们有新的大教堂就好了!”
因此,「祂认为,对最弱小的弟兄姊妹作的每个爱的举动,都是对祂作的」(参阅:玛廿五40)。然而,在丢弃文化盛行的今日,许多残疾人遭到歧视和排斥,「在生活中没有归属感和参与感」。
一年一度的赈灾捐献活动即将开启,希望大家发扬基督爱的精神,按照教宗方济各禧年四旬期文告劝言,“去投身于正义、兄弟情谊、关心我们共同的家园,且不让任何人感到自己受排斥”(文告),为弱小贫困者献上一份自己的爱心
「但我们不能老是把穷人、无家可归者和流离失所者藏起来。这不是对他们有益的方法,而只是制造假象的橱窗装饰。问题依旧存在,而且穷人需要我们的慈悲对待。」
丢弃文化只会提出死亡的路线,设想藉由杀害受苦者来消除痛苦」。
教宗说:按照各自神恩生活的所有形式的奉献生活都必须永远保持着传教状态,与今日人类,尤其是穷人及受苦者分享喜乐与希望,分担忧苦与焦虑。耶稣是使万物更新的创新,谁若真正与耶稣相遇,就不能再像从前一样。
关於这项举措的起源,埃尔科利女士表示,「这举措源於省思当前如此严峻的寒流紧急危难、贫穷加剧,以及露宿街头和在我们的街头诊所就诊的人数都有所攀升。
设于香港的「逾越知音网上福传学校」校长Leslie1月30日向《亚洲新闻通讯社》说,互联网是有效的工具,可做到以为“做不到”的事,透过网络,培育基督徒成为福音的传信者。
抛开各种可能的诠释,他们是不安现状的人,但如同圣经历史中伟大的蒙召者,感受到行动、向前走的需要。他们是能超越自我、知道如何仰望天主的人。天上异星吸引,驱使他们前往犹太地,来到耶路撒冷,遇见黑落德王。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於2月2日献耶稣於圣殿庆日下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为奉献生活者主持弥撒圣祭,结束奉献生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