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于5月5日下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出席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为教宗就职六周年所献的音乐会结束后致词时所说。
前些日子,我到美国出差,在美国的一个星期中,我注意到报纸上每天都有芝加哥伯纳丁枢机主教逝世的消息。当然是新闻,可是每天报纸和电视都报导有关他的葬礼,仍令我十分讶异。
4月16日也是圣女伯尔纳德和圣本笃·若瑟·雷伯的纪念日。
问:那次访问留下标记,保禄六世教宗与阿忒纳戈拉宗主教彼此拥抱,这正是教宗方济各在世界和平日文告中谈到的友爱意义…… 答:是的,毫无疑问。
以色列王阿哈布看好了一座毗邻王宫的葡萄园,但园主纳波特却拒绝让出土地,因为在当时土地拥有权被视为不能剥夺的权利。国王的妻子依则贝耳为了满足国王的占有欲,下令发动诬陷纳波特的公众运动,最终将纳波特处死。
敞开的门组织主任纳尼(CristianNani)解释道:「死亡和遇害人数虽然有所减少,但这只是个每年变化、起伏不定的数据。」相反地,持续不变的是基督徒在社会和教会内,有关公共及私人生活的压力一再增加。
因此,天主从永远就选择了一位以色列的女儿,一位住在加里肋亚纳匝肋的犹太少女,成为自己圣子的母亲,她是一位已与达味家族中一位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的童贞女,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路1:26-27)。
最近拜读了“信德”赠送的小书《嘉禄·富高——追随纳匝肋耶稣的芳踪》,被主人公的信仰人格魅力深深折服,在天主似乎缺席且世俗化严重的今天,这种折服再次让我涌现出匮乏久矣的信仰激情
主教首先从《福音》的根本,追溯这基督徒传统的历史,包括匝凯给耶稣的邀请,以及「天主召叫一位来自纳 匝勒的年轻童贞女接待了衪的儿子,耶稣」这事实。
库里警告说,由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Modri)所领导的政治运动,其正在利用民族主义来达到消灭印度教教徒所认为的宗教敌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