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督信仰团体来说,现在正应与玛尔大一道坦诚地再次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纳匝肋的耶稣内:是的,主,我信祢是默西亚,天主子,要来到世界上的那一位(同上27)。
在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里,一司祭和肋未人从旁边经过,却对当前被强盗打得半死的人,冷漠以待(参阅路10:30-32)。
金主教曾多次出访海外,在国内更接见过不少知名的教会人士和国家元首,如印度德肋撒修女、美国总统克林顿、德国总理默克尔等,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发展中的中国教会。
印度的德肋撒修女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了服务弱小上,亲自去大街上把患病的人找回来,不怕脏,把爱给予那些人,最后不仅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连各国总统都对她敬佩不已,这才是我们信仰的榜样。
(原载:纳匝肋小屋OHF)
人用长枪刺透了祂的肋旁,打开了祂的至圣之心,成为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恩宠泉源及宝库。在这变化多端的世界,最后我若能得到祂为我的至宝,我就心安理得了,别无他求。
(肋19:35)儿子听了非常惊讶,又不敢说批评父亲的话。父亲死后,他就把这杆秤立即烧毁。烟中有龙蛇一样的东西往上升。没有多久,他的两个儿子就死了。因此感叹天道不公,颠倒了因果。
圣经里记载耶稣三十岁之前的生活,只有在路加福音第2章51节提到:耶稣十二岁在圣殿讲道之后,就同他们(圣母玛利亚和若瑟)来到纳匝肋,属他们管辖。
[page]2006年,受德肋撒修女的启示,圣诞节我找了村里一些穷人让他们到饭店来吃饭。叫了一些朋友亲自来服侍他们,村里的群众和支书很受触动。他们说:“你们远远的走在了政府的前面。”
这些法律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重建与创造主天主、他人以及受造界之间的关系正确化(参肋2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