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正在意大利宗座额我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神学教师指出,台湾教会在七月里没有节庆要拜拜,平日也未有此习惯,但是举办晚会与人分享平安,把困难托交天主,符合本地人所说「有拜就有保庇」的传统习俗。
而与耶稣分离的痛苦在加尔瓦略山上达到巅峰。尽管发生了所有这一切,童贞圣母的信德仍然坚固。为什么?答案可在她回应天使的问候中找到。
教宗在谈到圣母玛利亚是与基督完美结合的典范时说:圣母每个行动的完成,都是与耶稣的完美结合,这结合在加尔瓦略山上达到高峰。
今天,信德浅薄的我才略略懂得一点儿,一切都有天主的圣意安排。
我们必须牢记在心,我们所参与的每一台弥撒,不管神父怎样,奥秘却是一样的,无限的,正如圣伯纳文都说的:同一无限、全能、永生的天主降生于祭台,牺牲了他自己,如同他在加尔瓦略山一般的真实。
山东等有主教,神父,修士,修女,更多的是教文中尤其提到太原那位斑白胡子的主教,他是意大利方济各会会士,艾士杰额我略(S.GregoriusGrassi,OFM,1833——1900),时任太原教区主教,
信友一般从信仰的角度理解,其答案多是:世人当效法耶稣承行主命;纪念;耶稣上加尔瓦略山;纪念(或悼念)耶稣受难;纪念耶稣的苦难与荣光等;也有部分信友从道德和心理层面进行理解,主要认为是祈求平安、许愿、求恩典
今天,我们也和全球的基督信徒开始走反省和祈祷的路,默想信仰中的主要奥迹,在心灵上朝着加尔瓦略山前行,准备在体尝十字架奥迹之后,也体验复活巴斯卦的喜乐”。
十字架的道路经过我们的一生,当你遇见耶稣在走向加尔瓦略山的路途中,决定去跟随他,那么十字架的路将引你走向复活。救主耶稣并没有制造,也没有挑选他的十字架,他只是接受那具犹太人与我们所加诸于他的十字架。
上世纪初,包头教友购买东河区王国秀巷院落一座,内有房屋多间,略事修缮,即成小经堂、司铎住屋和要理书屋等。由临近的小巴拉盖村天主堂神父定时来包头送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