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耶稣是纳匝肋人,生于白冷,但祂来自天主,是天父的唯一圣子。基督的圣诞再次以祂的真光照耀笼罩在世上和我们心中的黑暗,带来希望和喜乐。
我愿意在此重复耶肋米亚先知的话说:‘诚然,我知道我对你们所怀的计划──上主的断语──是和平而不是灾祸的计划,令你们有前途,有希望’(耶二十九11)。
《加纳》原是加里肋亚一个小村落的名字,透过圣母的提示,耶稣在那里行了第一个神迹,把婚宴中的水变成美酒,把喜乐与平安带给所有的宾客。
耶稣的手脚、肋旁有伤痕,他在祈祷时向天父展示这使人成义的代价,即他的伤痕。他为我们祈祷。 耶稣是祈祷的第一人,他带领我们祈祷,他有如我们的弟兄为我们祈求。
(肋19:18)又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6:31)爱别人包括爱仇人就等于爱我们自己!
这位纳匝肋的工人是义大利天主教劳工协会成员们的模范,他的价值观也成了成员们生活的理由。教宗接见义大利天主教劳工协会成员并与他们拍照留念教宗在向这些教友劳工们致词时则强调了这个组织的“三个忠于”。
在祝圣圣火仪式上,各堂举行了蜡烛游行,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紧随神父,走进圣殿,人们陆续点燃手中的蜡烛,大家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高唱阿肋路亚!热烈庆祝主基督的复活。
教友盛二玲和刘青枝哭着说:吾主耶稣为了救我们、爱我们,头戴茨冠、血流满面、手足被钉、肋旁被刺、血脉流空、受尽凌辱、惨死在十字架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呢?因此,我们要时时感恩、事事感恩、处处感恩。
这篇苦路默想的中心思想告诉我们,耶稣走在加里肋亚和犹大满是灰尘的道路上,途中遇到身心受苦的人。最後,祂在哥耳哥达的丘陵上停了下来。天主的爱在这个地方达到极致,难以丈量。面对此景我们无言以对,内心茫然。
当光荣颂和着钟声、摇铃声响起时,圣堂内一片光明,大家高唱阿肋路亚,庆祝主真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