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这个简单的问题源自一颗善良的心,多次出现在福音中。举例而言,洗者若翰在监狱里极度痛苦时,派遣他的门徒去询问耶稣:「祢就是要来的那一位,或是我们还要等候另一位?」(玛十一3)。
该牧函中写道,这些措施所促进的不是婚姻的无效性,而是诉讼的进度,至少是合理的简化,以免那些渴望弄清楚自身状况的信徒的心因迟到的判决而被疑惑的黑暗所长期压抑。
我们只有怀着一颗祈祷的心,才能作出分辨。教宗继续说:呵护意味着祈祷,祈求播撒种子的那一位,求祂教导我给这颗种子浇水。如果我处於危机之中,我睡着了,我们就应该祈求祂看顾我们。
教宗指出:「为能领受这智慧,我们需要以天主的目光看待事物,以天主的耳朵倾听他人,以天主的心去爱,以天主的价值观去评估事物。」
我们选择了心形,代表耶稣圣心,前方用蜡烛摆放的十字架,晶莹透亮的十字架一闪一闪的散发着光芒,指引着我们藉着圣体从而回归父家。
教宗表明,如同圣母玛利亚那样,基督的门徒必须互相照顾,明认耶稣向众人敞开祂的心,不排斥任何人。教会在两千年的历史中,透过惠及病人的极其丰富的创举,具体实现了这个面向需要帮助的人和病人的母性圣召。
2000年前后,他在宜昌城区教堂附近做生意,听闻天主的名,心有所往,常到教堂听神父讲道,从此信仰的种子在心中萌发。期间,研读圣经,常有所得。但他是个理性的人,这些年时断时续地在信与不信间摇摆。
母亲在教堂里受到了神父教友们的热情招待,教友们知道我母亲的情况后,就不断地跟我的母亲分享信仰见证,我母亲的心被打动了,多年的坚冰被打破了。她找神父办了妥当的告解。
时常、不断的祈祷是指在专门抽出时间作个人或集体祈祷外,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存想天主,每做一件事心中有天主。不停留在一个有罪的思想上,经常自省痛悔。留心听从天主的声音,时刻准备着去实行他的意旨。
一个真正的信徒、一个信徒团体,不能只生活在维护当中,而需要一颗年轻而爱慕的心,怀着寻找和发现喜悦,敢於在现实生活中接纳天主圣言,首先从会晤现在和未来的兄弟姐妹开始,并在祈祷中活出信赖和隐秘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