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在面对社会网络和大众媒体全球化的现实面前,我们需要“一个共同和团结的愿景,它推动我们建立友爱,使我们能够突出文化内部和教会世界中彼此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要点”。
谈到圣座外交学院的学生们要接受锻炼的传教年的经历,教宗强调,在普世教会的边缘地区接受培育的这段时期将充实他们的个人经历,在人性、文化和语言方面受益良多。
他谈到公教传播者今日面对的挑战,认为首先是“持续不断地寻找真理,不以意识形态的方式,而是在报导的字里行间,甚至文化运动内去寻获真理的‘踪迹’”,它有时隐约地显露出来。
它不疏远、不肤浅、不逃避;相反,它拓宽了人的心胸,开启自我奉献,因而能够产生文化、社会和教育的动力。”
此外,开始讨论有关建立“基督宗教文化和遗产特别区域,以保护耶路撒冷老城基督徒社区的完整性”。
为此,教宗期盼人们在各层级,包括在制度、媒体、文化、经济和社会层级团结一心,「好能增进、改善并落实那些旨在提振出生率、振兴家庭的具体政策」。
全面照顾的观点有益于「对抗丢弃文化」,即:把没用的一切丢掉,用过就丢。这情况发生在所有层面。「社会恐怕会把病患看成负担、成本。
教宗赞许该会规的“简洁和精神”,因为“人人都能遵循其步骤,而不必放弃自己原本故乡和文化的多元性”。这个会规从福音中汲取“力量和馨香”,对周围的人敞开,没有疆界之分。
通过这些体验,参访团感受到了多元而深厚的文化魅力,体会了中外文明之间的交融与碰撞。这次访问强化了TBC和香港教区作为连接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桥梁作用,为未来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教宗也提醒,切莫“将基督信仰与文化、种族、体制混为一谈”,因为这样一来会让信仰失去“其真正的大公性质,也就是为所有人的普世幅度”;不存在获拣选的上等人。这就是普世性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