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老人退休前曾是机关干部,工作及生活条件都很优越,而且她现在已经上了年纪,我不忍让她与我徒步走这么远的路,便坚持从教堂打车去殡仪馆,而老人却说,要节俭,不要图社会上的虚荣,省下钱来多为教会做奉献。
当地教友也自发参与到救援中:教友张挨亮大夫上门为病中的老人检查诊病、打针输液,并且承诺今后为二位老人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友送来500元,并承诺今后每月给老人奉献300元;有的教友在送来煤、米、油、钱的同时
昔日,为供我念书,爸妈不得不辛劳奔波,东借西借;哥常把买衣服的钱省下来给我,而他竟穿着补丁裤子。师范毕业后本应百倍报答家人的厚爱,而你的圣爱却激励我叩开了修院的大门。
我心里一阵热,但一会儿我又冷下来了,本能地摸了摸身边的提包,因为这里面有一笔不少的钱。出门在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五伯,您常常提醒我们省吃俭用,教育我们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您的生活便是活的见证,一个牙刷使得像花儿一样了,您还舍不得扔掉,您不是买不起新的,而是把省下来的钱哀矜了穷人。
她经常奉献自己节省下来的钱帮助教会,帮助生活困难的教友。有一天,不幸的事发生了。那天,她摸着去教堂,当时还下着大雨。走到半路,被汽车碰倒,压断了一条腿,后送到医院抢救,在医院住了一年多。
另外,在那段时期,家里花在我身上的钱也不知有多少,母亲为了把我照顾好也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整夜不眠……就这样,在博大母爱的呵护下,我总算长大成人了。然而,已是一名基督徒的我,竟然不知什么是反哺之恩了?
我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大多都与“钱”有关系。有一对夫妻,当时在农村虽然生活艰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凡的生活,也相安无事。
老俩口平时的一切开销,就是靠着老大爷自己平日卖菜和过年时收骨头挣来的为数不多的钱维持。
他竭尽所能培养小德肋撒的信仰,陪伴她在教堂祈祷,把钱放在她的手上,教她赠予给穷人。这个爱德之举始终烙印在德肋撒的记忆中,她长大成人後,对有需要的人愈加慷慨,默默且谨慎地将自己的所有赠予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