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他们给外邦人行奇迹是为谴责他们的子民的不信。这不是同乡之间那麽简单的争吵,一如在我们社区中发生的那样,而是一个宗教人士时常要面对的诱惑,必须远离的诱惑。
面对假借宗教之名施暴的乱象,教宗指出,「我们必须果断地同声谴责这些可恶的行径,远离那些企图毒害灵魂、挑拨离间并摧毁和睦共处的一切」。
耶稣谴责这些法学士‘光说不做’。他们认为说完就了事。其实不然,事情是要做的,而不是光说的。此外,虚伪的人不会自我批评,从来看不到自身的缺点,总是怪罪他人。
教宗沃伊蒂瓦还谴责欧洲殖民者的侵犯行为,因为他们掠夺原住民世代居住的土地,甚至称其为无主之地。1992年澳大利亚最高法院作出历史性判决,推翻了无主地原则。
卡米莱里蒙席谴责这些行径「不仅无礼,更是不宽容,大部分的罪行都是出於偏见」。再者,关於许多不宽容和歧视基督徒的新形式,本笃十六世教宗曾表达他的担忧说:「宗教,尤其是基督宗教正在不断被边缘化。
近几周,虽然联合国、欧盟、非洲联盟和其它国际组织纷纷谴责当地武装之间的新摩擦,但班吉的局势令人看到了希望。
教宗答道:首先,它意味着抛弃虚假的光,那种对他人持有偏见的冷漠和愚昧的光,因为偏见会歪曲事实,使我们无情判断人、不留余地谴责他人。这是我们每天的‘日用粮’吗?
美国、法国、以色列、科威特和伊拉克等国对两起袭击事件予以了谴责。埃及约有9100万人口,有近10%信仰基督教,多为科普特教会基督徒,为圣史马尔谷所传。
耶稣谴责如此行事的法学士,称他们是‘假善人’。教宗还交给新司铎们一个也许无聊或令人伤痛的任务,即看望病人。教宗说:你们要这样做。
宗教自由具有重大意义,在对人权的解释所呈现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的历史环境中,1995年的《生命的福音》通谕是一项强烈的谴责,一声扞卫生命权利的呼喊,为尚未出生的胎儿和垂死的人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