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後祝愿记者们成为一项「建设的工具」:愿他们「缔造社会公益,促进修和进程,懂得抵拒诱惑,不以煽风点火的言词挑唆冲突」;愿他们促进「相遇的文化」。
教宗解释说:怀着怜悯的慈爱照顾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人乃是真正的宗教精神;这样的宗教精神能克胜滥用职权的诱惑,不拿人的生命做买卖,常把他人视为弟兄姐妹,而非数字。
教宗指出,在一种认为好消息不能打动别人,因而不是好新闻的系统中,我们就会受到诱惑,良知麻木,或陷入绝望。更何况,在这种系统中痛苦的悲剧和邪恶的奥秘很容易引人注目。
此外,教宗也告诫公教进行会成员,切莫「陷入完美主义的诱惑,为求使命尽善尽美而无止境地作准备和分析,最终导致行动过时或是不合时宜」。
果断指的是想要做好种子的果断态度,也就是竭尽自己的全力远离罪恶及其诱惑;耐心则意味着一个倾向於不怕为给她的子女洗脏衣服而弄脏手的教会,而非一个在时候未到时就判断谁在天国谁又不在的纯洁教会。
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人,由于受世俗的诱惑,没有认识天主。怎么办呢?这就要求我们走出去,把我们在主内得到的平安与喜乐分施出去,让更多的教外朋友早日走进教会认识主。
此外,世界其它地区的世俗之风也开始在这里刮起,我们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这信仰的活力,好能抵得住教宗称之为世俗的诱惑。为此,越南教会需要进一步推动对信仰的省思和认识。
对于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淡然视之,又怎么会南辕北辙、陷入诱惑?明明知道广厦万间,晚上只睡一张床板;粮菜万担,一日只有三餐,那又何必疯狂争夺抢占,将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狼狈不堪?
这种坏的好奇心「在我们的一生中如影随形,它是我们将不断面对的诱惑」。教宗说:「我们不要惊慌失措,却要小心谨慎:『这件事我不问、不看、不期望。』比方说,在虚拟世界里就存在着很多让人好奇的事物。
当然,在这进程中也有过诱惑,但善神占了优势。做善神的证人带来灵性的喜乐。教宗坚持表示,应完整地阅读《爱的喜乐》劝谕,并从头开始,因为它是一个整体,不应断章取义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