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最后,修院常务副院长师惠敏神父邀请主教为2017级9位修生颁发哲学毕业证书。
师惠敏神父为7位修士分发蜡烛,愿他们能像被传递的蜡烛一样,将光、喜乐、希望和爱带给他人。接着,修院培育团神父为7位修士覆手,将天主的恩宠带给他们,祝福他们在实习的过程中一切顺利。
此次避静神师主要从“司铎是基督第二”“司铎应是充满圣神且快乐的牧者”等不同的角度带领大家重新回到爱的泉源——耶稣基督内。
勤师母后爱天人,身证福音,荣显真原。长相思·主显圣容受难前,显圣颜,激励门徒定志坚。勇将十架担。信德全,爱火燃,不畏荆途永向前。天福连祭坛。寻瑶草·义路行仰望天乡,人生苦短何须恋。
当地通讯员告诉信德网,西营堂口建国以来是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堂口,没有圣堂,宗教政策恢复后,已故谢博思神父在这里做了第一台弥撒,安玉明神父任第一任本堂,后来随着人数不断增多,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得到了建堂审批许可
,她的慷慨大方感动着敬老院的每一个人;7月14日,沧州市人民医院(神内一科)的丁健大夫驱车来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并为敬老院捐赠了大米、面粉、挂面、食油、西瓜等,心内科的刘晓晨大夫、神内一科的丁健大夫、米玉霞大夫还为敬老院捐款
1904年经当时的西南蒙古教区闵玉清主教批准,由司怀智司铎向蒙古人买草地20余顷,分给教友耕种。1906年建有一座小教堂,十几年后教友人数大增。
我们忘不了本堂刘稀君神父、王会长等教友为建圣堂跑东跑西的忙碌的身影;我们忘不了教友们慷慨捐献、争相干活的热火朝天的场面;我们更忘不了教外朋友聂玉良等人也积极地出力协助教会建堂的感人事迹!
(詹万培廖安林赵玉昆)
圣经《撒慕尔纪》中的达味王想为上主建造圣殿的故事启发了教友,于是教友们一致要求维修圣堂,由原会长蒙玉福出资,教友们出工,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一座内外装修一新的圣堂展现在人们眼前。(刘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