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教会在婚姻及家庭的牧民工作上处于起步,不少夫妇没有接受过关于婚配圣事、婚前和婚后的信仰培育。近年,喜见港澳两地的教会团体开办交流会,与内地信友分享经验,加强培育家庭价值的意识。
越来越多的离婚发生,人们放弃了为家庭的团结而斗争,越来越不看重婚姻的圣事效应。经常这种情况发生也说明了天主和信仰没有在人们的生活中占应有的位置。我认为,信德年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以加强家庭的建设。
关于平信徒的培育,与会神长们提出,他们必须得到恰当、稳固和坚实的培育,甚至也要经由让他们直接参与的教区会议来达到这一目的,好让他们不陷入尘世的花言巧语,却为不随波逐流的信仰价值作证。
关于平信徒的培育,与会神长们提出,他们必须得到恰当、稳固和坚实的培育,甚至也要经由让他们直接参与的教区会议来达到这一目的,好让他们不陷入尘世的花言巧语,却为不随波逐流的信仰价值作证。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尽管这份宪章需要修订一些内容,但是在教会和公民团体以及国家中,必须认可家庭的价值、圣召、权利和义务的要求依然存在。 问:从一方面来看,保护家庭全都是纸上谈兵,实际上很不清楚。
13个小组讨论的报告都一致认为,在《工作文件》中不够突显以一男一女婚姻为基础的家庭的美好及生命力,以及家庭是培养人性的学校和加固社会结构的汇合点。
教宗表明,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婚姻之爱是天主的一项特殊恩典,需要我们每日经营;他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信德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围绕在家里的餐桌旁’。
只有默思上主的言语才能够时时处处认识天主,“因为我们生活、行动、存在,都在祂内”(宗:十七,28),才能够在一切际遇中,寻求祂的意旨,在每个人身上看到基督──无论这人是近人或外人──才能够正确判别现世事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默思上主的言语才能够时时处处认识天主,“因为我们生活、行动、存在,都在他内”(宗17:28),才能够在一切际遇中,寻求他的意旨,在每个人身上看到基督———无论这人是近人或外人———才能够正确判别现世事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参照《问卷范本》第1题)(二)教友在与基督教人士或未领洗人士的婚姻中,会否视这关系为福传的契机呢?若然,是如何达至的?(第1.7、14题)(三)圣经的教导有没有促进教友的家庭生活?如有,如何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