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弥撒的福音记载,耶稣在受难前夕为众人向天父祈求合一。教宗表示,「耶稣的大祈祷」是祈愿教会合一,众基督徒「合而为一」,就如耶稣和天父原为一体一样。
耶稣受难震惊了看客麻木的灵魂,使他们被魔鬼禁锢的灵魂开始动摇,直到三天后耶稣复活显圣,许多罪恶缠绕的灵魂就此完全崩溃,开始向圣道靠拢了。
天主是爱,他为了救赎普世竟派遣他唯一的独生子,取得肉躯而成为人,来到世界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做我们的赎价。为我们立下了光辉的爱仇的榜样。
我们是耶稣的信徒,虽然不能像耶稣那样克苦的情形,最少应当守圣教所定的斋期,多祈祷,多克己,多到圣堂中去拜苦路,想想耶稣为我们受难而死的情景。
我们是耶稣的信徒,虽然不能像耶稣那样克苦的情形,最少应当守圣教所定的斋期,多祈祷,多克己,多到圣堂中去拜苦路,想想耶稣为我们受难而死的情景。
教宗以《路加福音》记述的吾主耶稣基督受难史,逐步展开他的弥撒讲道。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时候,群众兴高采烈地迎接祂,大声颂扬天主说:因上主之名而来的君王,应受赞颂!(路十九38)。
当天弥撒的福音取自《若望福音》,叙述耶稣在受难前为所有基督徒和基督徒团体祈求合一,「愿众人都合而为一」,就如天父和耶稣原为一体那样,为叫世界能够相信。
教宗方济各阐释说,随着受难之日的临近,耶稣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坚定地做出了上路的决定,因此接受天父的意志前行,第二是向门徒宣示了这件事。
当仇恨和拒绝把祂推向受难和死亡时,祂却以宽恕和怜悯作为回报」。因此,我们在圣体圣事的恩典中「学习如何在基督的伤痕内找到憩息,在那里洗净我们所有的罪过和歪道」。
在援助受难教会组织以及马耳他骑士团的一些成员陪同下,马拉维主教前往了这个曾经是政府军和恐怖分子决战中心的地方。突然间,主教请代表团在圣坛周围围成一圈,手牵着手,在他的带领下默思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