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该发生的事却发生了,着实让人闹心,不管怎样,最后总算自己占了上风,当时有一种得胜的感觉。晚祷时有一段经文:我今天在思想上、言语上、行为上、本分上犯过大罪或较重大的过失没有?我做事的意向如何?
可是1990年1月发生了变化:一场暴风雨袭击达斯瓦所住的村庄,村里的很多屋顶因雷击而起火。村长声称是诅咒,是妖术诅咒的结果,所以决定找出作了这事的人,并将他赶出村庄。
教宗方济各指出,疾病,尤其是严重疾病总是使人陷入危机,苦思苦想:为什麽恰恰发生在我身上?这抗拒的心理很容易使病人屈服於失望的诱惑,心想一切都丧失了。
一切跟主耶稣救世有关的事件,发生在人而天主的主耶稣生命中的,都值得庆祝,都应该庆祝,都属于逾越奥迹。问题是我们外在的庆祝:我们认真、隆重、热烈到什么程度?
每次想到这些的时候,我就想起2008年的复活节期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那期间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要离开我们团体,他不敢亲自对我说,怕我承受不住。
有的人嘴上起了泡,有的因用气不当累的直咳嗽,有的冻得双手发僵不听使唤……而乐队中有三对夫妻,平时练习时就带上孩子,如果要到外地演出,就得将孩子们留在其他教友家里全程托管。
最终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天主教各堂区,在过去的10年里,发生了许多结构性的变化,包括:堂区规模明显扩大了:在2000年时,全国天主教堂登记的教友家庭数平均为855户;其中,超过800户的大堂区,占全国天主教堂总数的
当时我同其它团体领导人之间建立的友谊,对以后的和平建设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您是知名的致力于和平事业的总主教,请您谈谈您是怎样做的?我曾经至少七次成功化解了种族冲突。
看来三个人没有水喝的故事,只能发生在三个和尚身上,不可能发生在一家三口的家庭里。为什么呢?因为三个和尚身份平等,互不相欠。凭什么让一个人服务两个人,或两个人侍候一个人呢?
其中集宁教区姚顺神父的发言和台湾钱玲珠教授的发言把礼仪与牧灵、福传、灵修结合得非常好。姚顺神父的发言清楚地点明,礼仪的起始是天主,最终的朝向也是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