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圣母正是那位「圣母王后祷文」中所形容的「因信德而常服从的婢女」;她同时也是一位一生都具「感恩精神的」女性,在感恩(圣体)圣事中,教会完全与基督以及祂的祭献结合,使自己具有圣母玛利亚的精神。
把耶稣、圣母的圣像绘成中国风的人物形象,我也有些体会。在台湾,圣像的本地化做的不太多,大都坚持西方的传统,比较多看到的还是法蒂玛圣母、露德圣母等。
大殿的正面有五扇大门,中间的一扇为原大殿的铜门,上面铸刻着耶稣、圣母、圣伯多禄、圣保禄以及圣经中的一些圣迹,两边门整日开放,形成入口和出口,再两侧的两扇门和中间的铜门是关闭的,居中的正门只许在重大的宗教活动和四大瞻礼由教宗亲自启动
巴黎中华圣母堂举行的敬天祭祖礼在我们的传统中与天主相遇(2007年2月6日,农历新春)今天是春节。
[page]段老先生一生热爱圣母,常念玫瑰经。即使在病床上这些年,也总是念珠不离手。爸爸他生前每天望弥撒,风雨无阻,并经常在堂里领拜苦路,还常常带我们到各地圣母山朝圣。
父亲信德特别好,他每次离开菜地到教堂去祈祷时,都要对圣母和大圣若瑟念叨要帮他看好菜地。父亲一生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他虽然没有上过学,可是他的账算得很好,菜一称好,价钱就能脱口而出。
让我们静默片刻,然后一起诵念《圣母经》。现在,我们一起为诺埃米的健康祈求圣母。万福玛利亚……。谢谢你们的爱德之举。
编者按:2016年4月27日上午,金鲁贤(类思)主教去世三周年追思弥撒在上海教区佘山圣母大殿举行,一千多名教友、百名上海教区的神父修女参加,来自海门教区的沈斌主教主祭,苏州教区徐宏根主教、南京教区陆新平主教
半个月之后,我不得不返回佘山修院,爸爸当时不情愿我这个时候离开,怕万一娘有啥事,我问娘,娘让我回修院,给修士们上课,在佘山为她求圣母。
我问娘,娘让我回修院,给修士们上课,在佘山为她求圣母。怀着依依不舍之情,我回到上海,我不能亲自给娘做弥撒,就邀请同学神父去家里给娘送弥撒。娘的病是不可逆转的,身体一天天虚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