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责任感的强弱,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关系着个人的命运与前途。对我们主内的人来讲,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就是我们的责任,至于我们对此是积极热情,还是漠然处之,终究是脱离不了,躲避不了的。
也尤其需要“实际进入与耶稣的友谊,与他建立个人关系”,好明白他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尽管如此,教宗说,这样的疑问总是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天主要我做什么?”
当然,这也和她信主后个人生命的改变有很大关系。其次,西昌教区牧灵培训中心主任段加辣修女,以她在国外学到的丰富的信仰学识,给教友们作了很好的教理讲授,使教友们明白了很多信仰的道理。
老人说:我走后,请10个人来给我念念经,到饭店请他们吃顿饭,每月为我做台弥撒吧。大姐说:我记住了,一定照办。从此大姐坚持天天给老人送圣体。
当天礼仪选读的《路加福音》提及在当时吵得沸沸扬扬的两大悲剧:加里肋亚人在圣殿祭献时被比拉多杀害;史罗亚塔倒塌压死18个人。
今天的人在自信和对正义持有个人主张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种深刻意识,那就是承认自己的创伤和在天主面前的渺小。在技术至上,乃至情感无足轻重的无情世界中,人们却日益期待那白白恩赐的救赎之爱。
本次庆祝从圣堂外醒目的板报设计到圣堂内切合主题的布置,都体现出了圣神降临的喜悦以及圣神与教会、团体、个人的关系与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清楚的意识到,人要活出天父的慈悲更加离不开圣神的助佑。
时代的变化关系到我们每个人,面对这种变化,谁会认为自己单枪匹马、仅凭个人力量就可得救呢?教宗强调,这就是人类一切冲突根源中的自负态度。
短短五天的灵修深化培训,带给参与的每一位学员心灵无比的震撼,提升了信仰的素养,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个人疗愈、向圣神开放的灵修课程,应多次举办才好。
再者,我们不仅要承认个人的过失,也要承认制度上的缺失,因为生态皈依包括个人和团体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