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每一位在日常生活中以微小却珍贵的具体行动为罗马公益作出贡献的人,我怀有喜爱和感激之情。他们试图更好地履行职责,秉持标准和审慎在城市中穿梭,尊重公共场所,指出问题所在,关注老人或有困难的人等。
神父是一位向天主奉献的人,就如旧约中肋未支派的人。虽然那天听告解的神父不像神父主保圣维亚奈神父或者是圣五伤比约神父,你不说他也能知道你犯的什么罪。
耶稣的渴求使我们迷惘和困惑,因为我们才是来井边求水的人,我们知道口渴指的是辛苦和需要。然而,耶稣因旅途的困乏而坐在井旁。在福音中,那些坐下来索求的人是乞丐。
慈悲乃是「天国的钥匙」,因此圣人会受到感动,采取行动协助不幸的人。教宗在第一章开门见山谈论「成圣的呼召」,强调每个人都有一条成全之路,在默观各种「看似困难的成圣型式」时,切莫灰心丧志(11号)。
真正品德良好的人,他的感情自然、适度,而且真纯,不必有一点约束与造作,但绝不会过分。这样的人不但自己快乐,别人和他在一起时,也会如沐春风。感情不但使生活滋润丰富,更是许多创造的原动力。
杨主教在礼仪中指出,香港教区虽然对司铎需求殷切,但愿意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而牺牲。他说本地教会一直得到海外传教士的帮助,传教士对其他发展中的教会尤其重要,「很高兴我们神职中的一位,被派遣到海外传教」。
一个属於教会、知道教会也是母亲的人必须走在同一条路上,做一个温良、体贴、欢喜和充满爱的人。
祂「怀著唯一的心愿走遍各个村庄,也就是渴望拯救并宽慰那些被视为迷途的人」。「祂为亡者和病患傅油,为伤口和希望傅油」。「因著祂的傅油,所有奴役的重轭都被解除(参阅:依十27)。
教宗在讲话中使用了第一人称复数,似乎是要把这份辛劳扩及更多的人,无意隐瞒他聆听了相关领域众多意见的事实。
伊拉克教会确认支持那些为加强国家统一而工作的人。敦促政治阶层共同打击腐败,伊拉克和侨民主教-来自澳洲、美国、加拿大、欧洲、伊朗、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教区的主教-呼吁加强经济和创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