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他们的需求,鲁菲尼强调,「青年寻求团体正是因为他们依然觉得需要关系、相遇和对话。他们的心肠还没有变硬。
因此,基督徒蒙召以爱和耐心,去聆听近人的需求,而非那无益的喋喋不休。教宗说:我想对青年说:如果我们并未常常倾听你们,如果我们非但不敞开心扉,还总是对你们喋喋不休;请接受我们的歉意。
陈神父身穿玫瑰色祭衣与参与英文弥撒的教友合影西安南堂每主日都有六台弥撒来满足不同教友的信仰需求,特别是在主日下午3点半,一直都安排有英文弥撒。
圣亚丰索早就知道我们不该防备或谴责世界,却要治愈世界,使人得享自由,效法主基督的作为:融入现实,对人的需求感同身受,重新燃起内心最深处的期待,让每个人,尽管他们脆弱和有罪过,也体验到天父把自己放在心上,
对于加害者,我们需要协助他们面对真相,不求辩解,同时也不能疏忽他们的内心需求。
加拉格尔总主教指出,这项基本权利不能仅限于私人领域,正如梵二《信仰自由》宣言所说的,只要不妨害公共秩序的合理需求,信徒们在集体行动时也应当得到认可。
这个主题与教宗为善度复活期发出的呼吁相呼应,在经济危机的此时,尤其要对许多处在困境中弟兄的需求作出回应。本台记者请罗马明爱会的负责人迪托拉神父针对这一主题谈谈他的反省。
此外,周神父在会上指出,其他六个教区认为台湾教会约有廿三万余名教友,平均一位神父服务五百位教友,未有实施这项新制的需求。
教宗最后表示,让圣神牵著我们的手将我们带到城市的中心,聆听人民的呐喊和呻吟:“为能聆听罗马城的呐喊,我们也需要天主牵著我们的手,让我们走到弟兄们中间,去聆听他们对救恩的需求,这直达天主的呼声,我们却习惯于听而不闻了
为了按照福音精神生活,面对世界上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基督的门徒必须懂得以新的爱德举措作出回应。为此,当我们朝拜天主并且服务近人时,福音便确实展现出它是个救恩之火,从每个人心灵的改变出发,从而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