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枢机表示,香港是国际城市,「外籍弟兄姐妹的临在,正好挑战教友个人及团体的责任」,而照顾他们的有效方法是各堂区每个主日安排至少一台英语弥撒,让他们一起朝拜天主。
午饭安排在上塘天主堂,在修女的引导下朝拜了圣堂,并座谈分享感受,许多教友们说:通过此项活动感受到主的爱在我们身上的倾注,激发我们更要多关心这些遭难的人。并且感叹,要珍惜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
虽然天气依然寒冷、狂风呼呼作响,但阻挡不住人们朝拜上主的脚步。七苦山上空回荡着祈祷声、歌咏声、锣鼓声,响彻云霄。孟主教在证道中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感恩与求恩。
平安夜全家人冒着寒风一起去教堂朝拜圣婴。婶婶说,皈依了天主,内心平静多了。
此前,先举行了一周的祈祷、朝拜圣体和传教研讨活动。自一九五七年就在乍得传教的迈克尔•古音巴德神父是首批创建乍得、中非传教区的会士,也是为数不多的仍然健在的首批传教时。
新奥尔良的居民中,30%为天主教徒,在飓风前,那里有一四○各堂区,九十个朝拜圣体的小堂,三个天主教大学,十四所高中,十五所初中,卅八个男修院,廿五个女修院。
教宗谈到救主耶稣圣诞礼仪给我们指出:“白冷的牧童一边醒悟等待救主的来到,一边醒悟看守自己的羊群,他们接受天使的宣报,立刻前往白冷山洞朝拜诞生的救主。”
修女们每天还到圣座驻巴格达大使馆参与弥撒圣祭、朝拜圣体。许多伊拉克人没有了食物,经常去敲修女们的门,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能得到修女们的热情接待。
马槽的布景体现了特伦托乡村的建筑结构,由24个真人大小的彩绘木雕像组成,分成两组:场景中央是圣母玛利亚、大圣若瑟、耶稣圣婴和前来朝拜的三位贤士;周围是一些身穿19世纪上半叶特伦托地区白云石村庄典型服装的人
母亲的信仰生活,除了每日参加教堂的弥撒,晨祷,晚祷,玫瑰经,有时拜苦路,每天还有个人祈祷,朝拜圣体等。母亲也积极参与教堂里的各种活动,爱教会如家一样。母亲一生谨遵天主爱的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