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当以色列子民开始定居福地﹐保有天主的法律后﹐就受到诱惑﹐不再以上主的话﹐而是以利益、权力等实为空虚的偶像作为他们的安全感和喜乐。 教宗紧接着指出:当然﹐不是天主被取消了。
从救恩的泉源中汲取永不再口渴的活水、重新品尝天主的圣言──生命之粮。在圣体圣事和圣体敬礼中,获取源源不绝的活力、活出信仰的见证。
他说:我得出肯定的结论,即由于年迈,我的体力不再适合以相应的方式来履行伯多禄牧职。这是他这一决定的主要理由。就是说,他从体力上对所从事的牧职作了反省。
可是他慢慢地感觉到自己不再属于那个家了。父母的热情依然如故,可是姐姐和弟弟已经为人父母,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对小强的态度和以前有所不同了。
不再执拗!才能得到救恩!难道一定要到了生命的尽头,人才能回头醒悟,才能有一颗顺服的心吗?希望还能来得及有这样一段时光!
一直在独自走信仰的道路,只因为喜欢内心那种和主独处的感觉,渐渐的,主不再允许我这样,他要我和他的教会融入一起,于是,慢慢的去适应团体的生活。
教宗在讲道中指出,基督徒的一生就是与耶稣相遇,在祈祷中、参加感恩祭、探望病人、帮助贫困者、想念其他人时,尤其是当我们不再自我中心、可亲随和的时候。
教宗评论道,人民抛弃了上主,他们不只不再聆听天主圣言,反而将之抛诸脑后。以色列长老明显说出分离的话语,要求立一位治理他们的君王,如同各国一样。
为了让天上的母亲不再担忧,我们努力吧,到天堂那片净土的门口与圣母妈妈相会。
很明显地,那些不能自控,卷入诸多问题的司铎是那些已不再祈祷的司铎。甚至在做弥撒和行圣事中,他们的祈祷也是有口无心,只是没有感觉和思想地诵念经文而已,因此,形式化的厌倦都在礼仪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