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阅:《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第2号)这番话为首批门徒、伯多禄的继承人和各时代的青年同样有效。
关于爱心的具体表现,保禄说: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格前10:33)。能救人的灵魂是最大爱心的表现,也是给他最大的益处;肉身的利益便是其次的了。
忍耐在《圣经》中提到过60多次,在格林多前书13章第7节中保禄宗徒告诉我们要凡事忍耐,就是指忍耐我们需要忍耐的一切。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3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3万名信友出席。教宗在要理讲授中阐述了逾越节三日庆典与慈悲的关系,强调基督在世的最後3天完全彰显了祂的慈悲大爱。
仅是从保禄六世的《民族发展》和若望保禄二世《论社会事务关怀》通谕中,勾划出论和平的定义,足以为证。从第一道通谕中,我们学习到了,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和平的新名字(注3)。
1995年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就钦定每年的这个瞻礼为“司铎圣化日”,要求整个教会的信友,不论是司铎或平信徒,都要在这天特别为神职人员的圣化而祈祷。
由于全球化的现象,以及在快速发展的科技的催促下,媒体深深影响了文化环境(参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宗座信函:快速发展,3)。的确,有人宣称,媒体所具有的塑造性影响力远超过学校、教会、甚至家庭的影响力。
保禄说:一切毒辣、怨恨、忿怒、争吵、毁谤以及一切邪恶,都要从你们中除掉;彼此相待,要良善,要仁慈,互相宽恕,如同天主在基督内宽恕了你们一样。
(玛24)保禄的书信。在圣保禄宗徒的书信中也反映出了托辣的色彩,就是在罪恶的背景中去反省死亡的问题。圣保禄宗徒也认为死亡是罪恶的后果。
保禄在书信中勉励当时的基督徒说:自从我们得到了报告那天起,就不断为你们祈祷,恳求天主使你们对他的旨意有充分的认识,充满各样属神的智慧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