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礼仪近结束时,举行了欢迎会,由姜楼本堂时神父主持,他热情洋溢的主持和对新铎的祝贺及新铎品父母的感谢博得了阵阵掌声。
礼仪结束后,老教友们还在各个房间里转悠,因为这里有着他们太多的回忆。
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围绕当天礼仪呈现了两种仆役形象——服事和受服事。首先是圣保禄宗徒的形象,圣保禄为了服事而舍弃了一切,最后在罗马被他的弟子出卖而被判处死刑。
教宗先前已经谴责了这种用金钱来赎罪的行为,指出礼仪中的奉献不是走向天主的道路,公义才是。同样,祭礼若不表达皈依,反而妄想将之取代,它就失去了价值。
而圣灰礼仪斋期又适逢与我国的春节、元宵节遇在一齐,这世俗节日对守斋形成了一定的干扰,尽管教廷早已特许我国信友可免守大小斋,但我们每个健康人还应该常年占礼六(周五)守小斋、圣灰礼仪和耶稣受难日守大斋。
教宗向参与礼仪的7万名信友表示,耶稣在祂的时代成了冷漠的受害者;今天,世界上的边缘人士和难民也遭人冷漠以待,人们不愿对他们的命运负责。
教宗邀请教会在静默中善度这段礼仪时期,以圣母玛利亚毫无疑惑的信德等待基督的复活。教宗表示,凡是天主之爱所到之处,慈悲都会彰显出来。我们在圣周瞻仰的奥迹是爱的一段伟大历史,没有因阻碍就停滞不前。
礼仪结束后,一名婴儿在朱神父手中接受洗礼。塘角君王堂约700教友参礼。
一个被判死刑的人成了我们的模范,成了一个人,一个信靠耶稣的基督徒的模范;他也是教会的模范,因为教会在礼仪中多次呼求:‘上主,求祢垂怜…,求祢记起祢的慈爱’。
11月是教会特定的炼灵月,也是礼仪年的最后一个月,恰巧,也是今年慈悲禧年的最后一个月,在进入这个特殊的月份之始,令教会安排的两个节日诸圣瞻礼和追思已亡瞻礼更具深意,诸圣相通功的信理再显天主的慈悲与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