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爱在最近落实的一项计划中,为巴格达郊区纳迪·海法难民营的285个巴勒斯坦难民家庭提供了援助,并与巴勒斯坦红新月会,以及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合作,为儿童发送药品,并确保难民营得到稳定的饮用水供应。
教宗在谈到这位鞠养耶稣的非凡的大圣人时说:“从他的生活风格,每个家庭可以得到日常生活的启发,以克服种种困难。圣若瑟是无私的爱和乐意顺从天主的计划的表率。”
这位宗座代牧与土耳其全境的司铎、堂区和其它教会团体保持联络。他指出:「各堂区的情况很平静。当然,有些活动必须暂停,因为许多家庭惴惴不安。
教友们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向法蒂玛圣母献上真诚的敬礼和依赖之心!之后,法蒂玛圣母小塑像将轮流出现在教友家中,每主日一家,要求请到圣母像的家庭每天集体在塑像前念一份玫瑰经。
负责新堂区的堂务和礼仪工作的是方济各嘉布遣会的三名会士,两个土耳其基督徒家庭也投身於服务行列。塞尔丘克的基督徒团体日益茁壮,信友们大多是商人。
在自传中,陈神父介绍自己从犹太家庭,皈依天主教,响应天主的召叫,以及在视听障碍中传教的经历。
期间,非洲英语国家宗座传教善会主任和大修道院院长们围绕三大主题进行了讨论:首先是圣事与向外邦人传教、传教员在福传中的作用、家庭福传的重要性;第二是宗教对话;最后是宗座传教善会在福传工作中的重要性。
张神父于1919年10月28日出生于世代天主教家庭,从小领洗。1931年进入无锡天主堂类思小学求学,并于1936年到上海市徐汇中学就读。
1976年5月7日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市马厂镇高庄村天主教家庭。
兰哲一神父1928年5月15日出生在陕西富平县华头兰村一虔诚老教友家庭。1940年入陕西高陵县通远坊小修院学习。1948年至1955年在西安小德兰大修院学习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