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活动也带有基督徒合一成分。随队出发的廖家辉中途因伤放弃行程。这位廿九岁基督教长老教会信徒告诉天亚社,他对未能走完全程非常遗憾,但在行程中分享了天主教徒们的信仰,实在是难得的学习和宗教信仰经验。
领洗成为基督徒,要找一位圣人做主保,他又选了圣保禄。本名、圣名集于一身的他偏偏又逢上了保禄年。在保禄年里无论是教会的报刊、电台、网络,还是神父弥撒中的讲道,无不大张旗鼓地宣扬大宗徒圣保禄的事迹。
很明显这是时代的征兆,由其在当今似乎仇恨、悲观及沮丧占上风的时代,是美好的征兆,我们基督徒总是被批评我们的见证是不可信,因为我们彼此分裂。
一方面,在伊斯兰教徒为多数的国家,基督徒尚属少数团体。另一方面,华人教友在当地的天主教会仍处于边缘化状态。
我的护守天神,当我听父母长上的话,当我做了好事的时候,您会在我面前微笑夸奖我,为我高兴,为我拍手鼓掌;当我犯错误入歧途的时候,我感觉您就会黯然伤神,并时时地提醒我要做个好人,引我走回正路,做个合格的基督徒
(路24:26)那么,我们基督徒难道不该效法耶稣基督的光辉榜样吗?主耶稣告诫我们:谁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不配是我的。(玛10:38)那必将失去永生了。
退省期间,若瑟神父解释说:「今天,完成了圣洗圣事和坚振圣事的你们,应该清楚的知道,基督徒的标志就是圣十字架[…]。因为这也是天主爱我们的标志。
例如斋月期间,我们基督信仰团体便为穆斯林信徒准备黄昏日落后的晚餐,或者一起和印度教徒庆祝排灯节,和其他基督徒一起庆祝复活节和圣诞节”。
普罗博神父教导所有儿女「热爱上主和母亲,热忱地善度基督徒生活,毫无保留地全然奉献」。尽管普罗博高龄一百岁,但他「依然照顾堂区,主持弥撒,听告解」。普罗博神父先后以丈夫、父亲和司铎的身分为教会作出贡献。
由于耶稣对病患的怜悯关怀,初期基督徒团体将耶稣称为「医生」。在耶稣的年代,人们将患病和残疾的人视为「罪人」,经常加以排挤,耶稣却亲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