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众人「必须回到国际社会约70年前努力保障的基础原则」:要从限制以诉诸武力来解决冲突开始。曼贝蒂总主教强调:「悲惨的是,现今联合国设定的程序未获授权避免严重的内战或区域冲突,也未获授权保护人民。」
因着教宗的到访,缅甸与孟加拉国最近签署了难民协议,这是否能加速危机的解决进程呢?帕罗林枢机答道:我注意到对这种情况的极大忧虑,在孟加拉国尤其如此。
两人同心祝望国际团体努力,解决世界各地、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冲突战乱。布朗首相在随后的一项记者招待会中表示,他邀请教宗访问英国。
如何解决这个多次被揭露,却不见解决,甚至一直恶化下去的问题呢?无可置疑地,当然必须铲除与世界经济管理体制有关的结构上的原因,这个管理体制把地球大部分的资源供给少数人使用。
他向天亚社分析,首届会议鼓励教会解决南亚妇女问题,而这次会议则「更深入」探讨影响家庭的问题。主教说:「人们察觉到,我们必须在最根本处解决妇女问题。」
其中,为四川灾民从海外购买了价值12619517.6元的6550顶优质大型帐篷,为七个县市的24个乡镇的52400多灾民解决了临时居住问题;为重灾区汶川和北川县灾民购买了3311042.44元的大米、食用油
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人生的痛苦和悲剧就在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而固执地把守着不该把守的!开始觉得这句话挺有道理的,但稍加细想,觉得也是一句语焉不详模棱两可的话!该放弃或把守的标准是什么呢?
很多教友也往往把十字架看成一种痛苦,很少有人能体会到它所蕴含的光荣和真谛。如果把十字架当痛苦来背,那确实是痛苦又沉重的,背起来也就心不甘情不愿。
在祂的苦难中,祂背负了我们的一切痛苦。耶稣知道什麽是痛苦,祂理解我们,安慰我们,给予我们力量,就如祂对圣方济各和圣雅钦大,以及历代圣人圣女所做的那样。伯多禄宗徒在耶路撒冷坐监时,整个教会都为他祈祷。
面对耶稣的凄惨,总使我感到他那伟大、深邃、精彻、隽永的思想背后的孤独境界;面对人类的狂妄,总使我为自己的渺小、苍白而汗颜;总会时时让我感到一种压力和茫然……我们对耶稣的爱总是那样地迟疑,钝于理解,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不被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