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道中,主教以庇护十二世宣布圣母升天信理的讲道词给我们做了分享,并劝勉我们要努力的孝爱圣母,效法圣母为了基督而甘愿受苦的精神。
提到耶稣的苦难,或许很多人只会想到在十字架上所受的痛苦,其实耶稣的一生都是受苦的生活。依撒意亚先知称耶稣为受苦的仆人,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
问:基督信仰团体为促进在圣地各民族间的对话能担任什么角色?答:在圣地的基督信仰团体很小。
教会一再关注受苦的人,唤起人们关怀患不治之症者,他们当中许多更是末期病患的临终者。世界各地都有这样的人,尤其在那些因贫困而引致极大悲痛和忧伤的地方。
印度克什米尔地区基督教会学校成为地区伊斯兰极端势力的眼中钉,被指控从事强迫他人改教活动。克什米尔伊斯兰教法庭强行驱逐一位新教和一位天主教传教士后,基督教会学校和机构再度成为极端势力的目标。
尼采发现了这一点,并在他的书《反基督》中指出:“他不抵抗,也不要求自己的权利,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为防止伤害他的事发生,他反而促成了它们的发生……对那些难为他的人,他与他们一同并且在他们内祈求、受苦、爱。
教宗又说:“每位圣人圣女都分享基督的富裕,这些富裕都来自天主圣父,他在适当的时候把这些富裕通传给人。
我们要学习并效法圣母妈妈对天主的忠实,做一位基督忠实的门徒。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活出基督爱的生命,与圣母一起陪伴受苦的基督,同时也陪伴那些身心灵遭受苦痛的人们。弥撒结束后,本堂韩巨堂神父举行了圣体降福。
这次特别的朝圣,让我们随州教友真正地体验在基督内彼此相亲相爱。圣若瑟残婴院的院长和贞女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从她们那里得知这里共收留了108名残婴,也有一些被有爱心的教友领养回家。
圣体圣事是基督信仰生活的中心,从圣体圣事产生信友之间的共融,产生宣讲福音和为福音作证的承诺,产生对他人、尤其是对弱小者的爱德的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