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已经去世了,在他要离开这个尘世之际,他没有看到他最疼爱的女儿,他没有得到女儿最后的安慰,就这样静静地离去了,我好伤心、好难过、好遗憾。
不知大家此时或曾经为别人祈求过没有。
医生没有给我们多大希望,他们说:假若侥幸他能生存,肯定终生失明。人们为他祈祷再祈祷,一个九日敬礼再接一个九日敬礼……。
上帝说:“是的,你们的境界完全不同,也致使你们拥有完全不同的欲望,你并非没有足够的金钱养活生命而是死于那些多余的欲望。”富翁感到羞愧:“那么,您愿意带我到天堂吗?”
虽我们俩老人平时找机会讲些道理,每逢主日或瞻礼日也带领儿孙媳妇到圣堂参与弥撒圣祭,扩大见闻,增加信仰,但因没有领洗,心里总是挂念不下。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们领洗入教!
这回是因为爸爸想回老家看一看奶奶,不但没有给路费,反而遭来一场大打,硬是把爸爸赶出了门。我现在没了爸爸,又过上了“半块儿家”的生活。
摩罗·邦尼博士接到汤姆的信,马上就明白了:哈里被人领养了,而汤姆没有,他还被留在孤儿院里。如何答复汤姆呢?摩罗·邦尼博士经过深思熟虑,他给汤姆回了这么一封信。亲爱的汤姆:我不期望你现在就读懂这封信。
一个人的生活中如果没有爱,他的生命将是苍白的,毫无价值的。所以善人和恶人比较起来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虽然,他们享受的是同一片蓝天,吸收的是同一种雨露。
每个人都有失望和不满的时候,不是你的希望没有实现,就是他的欲望没有满足。每当这时,我们不是怨天尤人,便是破罐子破摔,却很少会坐下来,仔细地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有不满和失望。活着,我们不要祈求太多。
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故事发人深省,正如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里告诉我们的“贪婪往往是祸患的根源”,“那些因贪图大的利益而把手中的东西丢弃的人,是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