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继续说,宗教少数群体,基督徒,不仅得不到尊重,而且还常常被杀害,被迫害。为什麽呢?因为他们的身份得不到尊重。在我们的历史中,总会发生有关宗教身份的冲突。
因此,就业管理是人类和社会的一项重大责任,不能将其交在少数人手里或推给被神化的‘市场’。若丧失就业机会,社会也将受到严重损害。教宗进而谈到失业,它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不幸之一。
教宗方济各是一位虚怀若谷又通情达理的人,其道德呼声至关重要。尤其在世界满是冲突、难民、移民、侵犯人权现象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此刻,我们的确需要一个提醒道德价值观的强力呼声,一如教宗的呼声。
圣玛窦用一句话来描述大圣若瑟的特质:『他是位义人』,所谓的义人是指沉浸在天主的话、活出天主的话的人,义人满心喜悦遵循律法,不把律法当作是枷锁,而奉律法如奉福音。」
偶像的骗局就在这里被揭露。教宗说:对偶像的崇拜不仅不让人向天主开放,使自己获得释放,走出自私的狭窄空间,给爱和彼此赠与让位,反而将人关闭在只顾自己,不理会他人的圈子里。
其中一堂柱刻有天主降身1903年冬,其大殿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其威严的气势,美丽典雅的装饰,让人浮想联翩,来过此地的人,无不为天主教浓浓的气息而吸引。
可惜在文革期间圣堂被毁坏,改革开放后,教友们热心祈求圣母,希望能尽早恢复圣堂。1993年旧地修建的圣母堂胜利竣工。圣堂奉献后,本村以及周边的教友经常来此敬礼圣母,或求恩、或谢恩者,无不蒙主恩赐。
圣地监护人皮扎巴拉神父被邀请向挤满参观的人群介绍这项展览,他提供了宝贵的个人见证:解释基于什么理由促使一个基督信徒留在中东这苦难的地区。本台访问皮扎巴拉神父,关于这项展览的意义。
在这方面,福音中并未提及圣若瑟,但是教会称他是个忠信、坚贞、勤劳的人。教宗说,圣若瑟肯定同圣母玛利亚一起教育耶稣祈祷,安息日或是以色列子民的重大节日带耶稣去会堂祈祷,并将祈祷落实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
这个梦想成真的事实并非因为无法成为天主的人变得高大,而是因为天主降世的谦卑,祂谦卑地进入我们当中,将我们提升到祂性体的真正高度。 天主与人的交换真实地临在于圣体圣事内。依撒意亚先知的话:起来炫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