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在这次会晤中,叮嘱他们发挥「新的创造力」,给那些生活不稳定和饱受磨难的少女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此外,教宗指出,弱势女性的人数「日益增长,她们所面对的贫穷形式五花八门」。
教宗还强调,在这奉献生活年男女会士们应为教会和社会生活提供信德及服务见证,照顾及关怀穷人和所有在人性、精神及灵性上的贫穷。
东努沙登加拉特别自治区各教区司铎和献身生活圣召十分丰富,为整个印度尼西亚奉献了无数司铎、男女修会会士。这一世界最大穆斯林国家中的基督信仰之心的基督信仰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十七世纪。
教宗重申基督信徒夫妇被召叫「以生活的见证或参与牧灵活动来福传」,他补充说:「家庭是夫妇的珍宝,儿女不可替代的益处,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教会旅程至关重要的团体。」
在一个共融的团体内,青年以基督为生活中心,他们渐渐成为成全的人,信德日益增长。他们回应天主的召叫,奉献自己成为愿委身具创意的福音使者。
董神父每天以圣经为主线,从奉献生活的多元化深入浅出的道出人性的软弱与天主恩宠的奥秘关系,启发、引导每一位参与者不断的悔改、接纳自我,在基督内更新自己、释放自己,从而达到被基督治愈;在平凡的工作中活出召叫的意义
真挚的情感、精湛的表演不时赢得声声喝彩、阵阵掌声,他们表演的小品《一封来自天堂的家书》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更耐人寻味,让观众明白懂得:在每一位神父、修士、修女圣召之路的背后,是父母们默默的牺牲、慷慨的奉献与无私的付出
教宗说他从此回到简朴、默观的生活,这个举止对整个教会也是一个教导。我们需要默观的时间。
我知道老人退休前曾是机关干部,工作及生活条件都很优越,而且她现在已经上了年纪,我不忍让她与我徒步走这么远的路,便坚持从教堂打车去殡仪馆,而老人却说,要节俭,不要图社会上的虚荣,省下钱来多为教会做奉献。
可淡大姐自九八年教堂建成她入教后,始终如一的坚持着,特别是每逢过大瞻礼时,她更是忙不过来,又是接待教友,又是布置教堂内外,还要操心神父的生活,可她总是乐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