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诵念日课的情况,实在不是少数。有一次跟神父外出,两三天的时间,没有见他念过经,希望他是偷偷念的。有一位离职的神父,很多人看到他的日课上面是厚厚的一层灰。
教宗说:和平不是一件工业制品,而是一件手工制品。它建立在我们每日的劳作、生活、仁爱、关怀和互爱的基础上。我们的互相憎恨会破坏和平。羡慕、嫉妒、吝啬和强取他人之物会破坏和平。
为人来说,实在无力承受这一切痛苦,但我知道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意义的──它能弥补耶稣苦难所不足。 我也祈求上主让我好好生活去爱我太太,抚慰她,带给她幸福。
不忘记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缔造和平。
到了1640年代,所有的神职人员不是殉道就是被驱逐出境,教友们变成了没有牧者的羔羊。可是教友们秘密地持守了他们的信仰达200多年,代代相传了天主教的各种祈祷文,并不断地给后代施洗等。
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师生关系,这个关系不是根据法律来的,而是根据我们国家的传统伦理。当初学校设有很多的工读生,也设立了很多助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希望透过这种机制使学生能够有一点收入,比较可以安心的念书。
我思索了好久,双目定睛地看着耶稣,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话:天主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他是一种精神,让贪婪的人有敬畏之心,让傲慢的人谦卑和顺,让懦弱的人勇敢坚强。
教宗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不是一条出路。我们受造是为了活出‘社会友谊’。我们有责任彼此担当。没有人可以说,‘我的责任只限於此’。
所谓婚姻有‘七年之痒’之说,其实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到了某个阶段,双方会因为忙于工作、或是习惯对方的存在而忽略彼此的需要,慢慢导致婚姻逼近‘死亡’。
这可不是一件新鲜事,它早已存在以色列子民的意识中。在第一篇弥撒读经中,上主对梅瑟说:你做一条铜蛇,悬在木竿上;凡是被蛇咬的,一瞻仰它,必得生存(户廿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