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考核及甄选,于2002年10月获推荐收录为候选人,并开始接受培育。
教宗偕同意大利主教们,期望在培育工作上敢於作为,不让任何一个人被丢弃;以爱扞卫生命的意义。
按照我们的计划,经过一年的培育,学员能够独立做咨询;能够切实帮助求助者解决一些心理、人际关系、家庭、亲子或灵性上的困惑问题。
教宗表明,身为公教医生也意味着要本着福音原则努力接受一种灵性、道德和生物伦理上的持续培育,既不忽略医生与病患的关系,也不忘却使徒工作,藉以改善世界边缘地区人民的健康状况。
慈幼会致力于培育工作,特别是青年培育。在这里,慈幼会士能够提供其他人道主义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无法提供的服务——牧灵关怀。除了弥撒和其他圣事,慈幼会士也提供灵修指导。
此外,委员会还组织了三期在港培育活动。九月六日第一期培育、十月一日第二期、十一月七日和八日为第三期。
他说,今次的研讨会是为了探索耶稣会的培育方式,如何在中国及亚洲等地方展现信仰和文化交流。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学者何建明的文章在会上发表,题目是<中国近代耶稣会教育思想的当代启迪>。
黎主教指出,虽然圣人没有到过澳门,但后来的耶稣会士在澳门开办修院,培育人才到中国及东南亚传教。
亚沃尔斯基总主教意识到培育本地司铎的重要性,于1997年建立了利沃夫大修院,他担任修院院长一职,以能更密切地关注修院的发展。此外,他也特别注重培育平信徒。
参加开学典礼的嘉宾以次有院长党明彦主教、常务副院长李景玺神父、教务长陈广前神父、总务主任马均孝神父、神师马灵佑神父、孔凡明神父、李玉龙神父、陈平仓神父、任育仁神父、胡晓哲修女、何静茹修女等培育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