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耶稣没有对此感到厌烦,同样地,基督徒也蒙召「专精于相遇的艺术」。教宗表明,耶稣并未匆忙离去,却一直服务于祂所遇见的人,侧耳倾听。
罗马的两位主保圣人:伯多禄,一个“加里肋亚的渔夫,蒙耶稣召唤成为捕人的渔夫”;保禄,一个“迫害教会的法利塞人,因恩宠而转化为外邦人的福传者”。
脱利腾大公会议(1547年)以强烈的措辞声明了有关暂罚的教义。它说,无论在今世或来世——炼狱——都要受到罪罚,需要相信这一教义。
据利氏所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在教堂内的西洋乐器,吸引了很多中国人。利氏于1600年试图前往北京谒见皇帝,以便打开在中国传教之门,澳门神学院院长李玛诺为利氏筹措的进贡礼物中,包括订制的几架管风琴。
1921年1月15日教会当局安排时任圣母圣心会,在中蒙古教区总堂西湾子(今河北省崇礼县县城)召开各有关方面的主教、省会会长的联系会议,会议讨论并通了将西南蒙古代牧区分为宁夏和绥远两个教区的暂时协定。
康熙帝重视史籍,下令编纂《清文鉴》(满文字书)、《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皇舆全览图》等,开一代整理与雕印文化典籍之风。
基督徒蒙召陶冶良知,而非取代良知。第三章:家庭的圣召第三章论述家庭圣召及不可剥夺的生命权。
从亚巴郎的蒙召,到梅瑟引领以色列子民出埃及,在旷野中,“上主在他们前面行走,白天在云柱里给他们领路,夜间在火柱里光照他们。”(出13:21)这种引领不仅是外在的庇护,更是内在的、信实的盟约之爱。
泰泽祈祷在安静中开始,大家一起朗读耶利米亚先知书1章4-10节,然后进入福音分享见证,周科腾弟兄在分享中说:也许我们会看到现实世界中总会有很多的灾难,不测,失离,战乱,痛苦和忧伤的信息,但这一切应是主永恒计划的一部分
你提到的脱利腾大公会议法典,甚至第四届拉特朗大公会议的声明都支持这一解释。许多新、老神学家,几乎没有例外,也都同意这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