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希望帮助基督徒面对诸如土地纠纷等社会挑战。
教宗最后表示作“好基督徒”即意味著“服从”天主的话,聆听天主有关正义、慈悲、宽恕和怜悯的教导,而不是在生活中言行不一致,利用一种意识形态来让自己向前迈进。
他在弥撒中,以当天第一篇读经的内容著重省思了基督徒的喜悦之情。这篇经文记述达味与以色列全家兴高采烈地将上主的约柜带回耶路撒冷(撒下六12-15,17-19)。
对于教会在这悲惨状况中能做些什么,泽纳里枢机表示,基督徒首先该当严格遵守政府最近公布的预防指示。即使困难重重,教会在教堂关闭的情况下仍然努力执行援助-爱德计划。
这点为今天的基督徒生活来说至关重要。
这些挑战提出了关于人类与基督徒身份的许多疑问和不确定感。同道偕行的教会对圣召有盼望,并且有责任接纳社会中的所有人,但她不能把自己的见证建立在沙土上,因此,她必须依靠一种奠基于天主圣言的人类学。
「彼此宽恕」是基督徒最根本的召叫之一,但每个人都经验到,实践上极为困难。对于无心之过,一般人大概还不难释怀;宽恕他人最大的障碍,大概是认定对方是刻意地伤害,这种情况也的确是屡见不鲜。
2007年的6月9日,这一天注定是一个令我今生难忘的日子,我终于在期待、激动和幸福中,跟着我们的天父一起回家了———正式成为了一名基督徒。说起回家之路,有几件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主耶稣的召叫和拣选。
基督徒祈祷的典范是耶稣的祈祷。“你当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侍奉他”(玛4:10)。耶稣忠实地遵守这条诫命,祈祷时只向天主祈祷。他的门徒们也是一样。
并提出我们基督徒在生活中要肖似耶稣,要活出耶稣的样貌,使他人能从我们的脸上看出天主的光荣和喜乐。同时我们也该怀有基督的心情,对人对事的心态要与无信仰者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