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铎后的米神父回到巴黎十三区圣伊波利特(SaintHippolyte)堂区实习和锻炼,在此堂区任堂区副主任。米神父在这里既是神父,又是工人。
前排自左至右:费白银神父、田恒存神父、高超鹏神父、张文西神父、杨晓亭主教、翁德光神父(Larry)、李荣品神父、任大海神父、王金福神父、李绵芳修女;后排自左至右:张化安神父、郁春景修女、张书芬修女、刘振田神父
1993年香港胡振中枢机决定开始推行终身执事时,香港教区有80%的神父反对,但80%的平信徒赞成。经过祈祷、咨询与研究,胡枢机最终拍板决定在香港推行终身执事。
其三是当他下树之后,听到群众有意在耶稣面前揭他的老底说他的坏话,他这个堂堂正正有头有脸的税吏长,没有感到有失体面而当即辩驳;也没有消极地沉默不语,任耶稣自己对这些谴责作出判断,然后听从发落;他更没有愤而行凶
《铎声》月刊于1940年左右,在北京创刊,后因战事停刊,十几年之后,改在新加坡发行,并由在罗马传信乌尔班大学任教的罗光蒙席任主编。
所以查利玛窦需要看Ricci(索引,550页),就会发现,除了中国信徒很熟悉的MatteoRicci以外还有两个在欧洲教会史上有影响的Ricci神父,其中一个(LorenzoRicci)在耶稣会被解散的时候任耶稣会总会长
6月底,雷神父受任绍兴总堂。那时的绍兴总堂仅有三千教友和3位国籍神父,而且教友很分散,大多在穷乡僻壤。雷神父虽然努力工作,但困难仍然很大,尤其是语言方面。
来到这里就要懂得教会的一些规矩,俗话说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说的就是你到了人家的地方就要懂得人家的一些礼仪,然而,晚会现场却有很多演员的举动让人大跌眼镜,自由散漫令主持人无处抓人者有之,自以为有些来头便任性地将自己的节目提到黄金时间段
闻立泰先生我不曾谋面,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学习与实践》杂志任编辑时,为约稿之事前往北京,曾拜见其弟闻立雕先生,晤谈甚欢,还顺便提及我岳父与闻一多在两湖书院的同窗之谊。
无论在其长期的翻译写作生涯中,还是出任上海教区光启社第二任社长期间(1997-2007),姚神父为中国教会的文字福传工作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前辈的执着耕耘与明智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