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洛瑟是继圣经学家佩尔蒂埃(Anne-MariePelletier)之后第二位获得拉青格奖的女性。
谁是《圣经》中提到的强大的指控者呢?是魔鬼。那些一生都在指控的人,是魔鬼的朋友、堂兄弟姊妹和亲戚。教宗鼓励在场的人要更多的接纳天主的爱,这是我们真正喜乐的源泉和动力。
张宪旺主教在讲道中,向参礼的教友介绍了季修士13年的修道生活,对季修士的父母甘愿奉献爱子为主服务的精神表达了肯定和赞许,并引用载伯德二子母亲的请求一章圣经,告诫为人父母的教友们,要懂得向天主求什么。
圣经中交出五饼二鱼的小孩,他是否经过了分辨之后,才让自己倾其所有呢?最后借自己的奉献而饱饫了五千人,这是他始料未及的,耶稣怎会使他的奉献变得那样不可想象呢?
新约圣经告诉我们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他的死、埋葬和复活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被处死在十字架上是罗马时代很普遍的一种刑罚。史学家提及有上千人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援助苦难教会”组织与苏丹教会领导人士直接合作,在苏丹援助修士、修女、要理教员,幷资助出版儿童圣经,协助首都喀土穆的学校的经费。
圣经章节:“在那些日子里,耶稣由加里肋亚来,在约但河里受了若翰的洗。”(谷1:9)“洗礼”来自希腊文的动词“浸入水中”,以后成为教会的专有名词,指“圣洗圣事”。
另一位主礼嘉宾朱耀明牧师称,从圣经中学习到家庭的核心价值,便是藉巩固家庭、家人彼此扶持,从而令社会健康地发展。
在生活困难时期,尽其所有资助学生、教友度过饥荒;在文革时,坚守教义,恪守圣经规范,见证信仰。她的义举、品德、贞操受到广大教友一致赞许。
方济会会士巴义慈神父为了深入服务原住民,努力学习中文及泰雅族语,并将圣经翻译成泰雅族语,在桃园县复兴乡服务了46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