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山西开教宗徒高一志神父事略
2005-06-06

这项慈善事业,开始由神父及教友出资维持,以后逐渐得到教外人的认同和支持,无论贫富皆愿意解囊相赠。城中的官员对神父的善举高度赞扬,且给予了种种方便。

特稿:鱼和熊掌间的取舍——超越的爱(玛10:37-42)
2020-06-27

因此,在今天福音的最后,耶稣提到对门徒的款待:凡是认同基督徒的价值,并接待福传的人都有赏报。耶稣指出:“谁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谁接待我,就是接待那派遣我来的。”

第七届(2023年)世界穷人日 教宗方济各文告
2023-11-09

这事关正义,要求我们所有的人去互相寻找对方和彼此相遇,好使一个群体找到能认同自己所需要的人并和谐共处。关心穷人,不仅是要急于施舍而疲于奔命,而是要重新建立那人与人之间、被贫穷损害的正义关系。

不同时代的三位德兰圣女
2008-03-05

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德兰修女的事业被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同,并且从上层社会,总统,高官到底层百姓中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支持群体。这个群体中包括慈善家、记者、演员、王室贵族。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二十:梦与命运(4)
2024-10-18

袁了凡听后行礼,对云谷禅师的话很是认同。云谷大师告诉袁了凡:“古圣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要你一心积德行善,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信仰为他带来了新生
2014-03-17

大家都一致认同。宋福军说:“信仰改变了我的自私,信仰激发了我的奉献,信仰改变了我的价值观,信仰给我撑起了一片蓝天,在奉献中我开心,在付出中我快乐,在与基督同行中我收获了新生、意义和幸福。”

“梵二”会议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对梵二大公会议的接纳
2012-04-16

主要集中在两点:教会的自我身份认同和对话。(1)教会的自我认识时代的变革带给中国巨大的变化,无论社会的发展,还是整个国民的心态变化都超出中国教会的适应能力。

在欲望与忏悔中的挣扎(读者来信)
2012-05-14

不论是当代灵修大师,如荷兰籍的卢云(HenriNouwen)神父和加拿大籍的罗海荣(RonaldRolheiser)神父,还是教会历史长河中许多其他的先哲,如圣奥斯定、圣十字若望、圣女大德兰等,不但认同这种观点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2

6.和平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无法压抑的渴望,无关个人的文化认同。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感到受托付,投身为这伟大的「善」贡献己力,应该尽力阻止任何形式的谎言来毒害人与人的关系。

十五个方法使你的婚姻更美满
2016-03-02

这种许诺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当一个人对另一位的理想并不感兴趣或不认同的时候。有时,我们必须互相礼让,因为不是总有可能让我们彼此同时实现各自的愿望。我们处理得很好,能共同努力,让彼此都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