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的新娘美丽、圣善,虽是个罪人,但耶稣同样爱她。」耶稣爱教会的方式展现出这爱的「三大特质」: 「那是忠信的爱、坚忍的爱,耶稣孜孜不倦地爱着祂的教会;那是富有生育力的爱。忠信的爱!耶稣是忠信的!
这个大罪人得到了他未曾体验过的仁慈拥抱。」 教宗举出的第三个例子是耶稣在纳因城遇到的寡妇的独子;那时,送葬队伍正打算埋葬这「死去的青年」。教宗强调,「耶稣怜悯这母亲,而非这青年。
如果在经文中我们读到耶稣宽恕罪妇,我们则祈求对罪人的仁慈。如果经文中谈到耶稣将祂的身体作为面包赐予我们,我们则祈求能参与祂的圣体圣事。总而言之,圣经中谈到什麽,我们就将什麽作为祈祷意向。
「它是一扇窄门不是因为它压抑人,而是因为它要求我们收敛并克制自己的傲慢和恐惧,好能怀着谦卑与信赖向天主敞开心胸,承认自己是罪人,需要祂的宽恕。窄门的意义即在於此:克制那使我们膨胀的傲慢。
圣人们在世时却说:我是个卑微软弱的罪人,很少有人想认识我,因为我实在一无所有,我只认识耶稣,我的一切都是他给的,包括生命。很多人在世俗上很成功,认识的人很多,但就是不认识耶稣。
文告继续写道,我们的传播方式应该超越武断区分罪人与义人的逻辑。教宗认为,我们可以且应该判断罪恶的情况,但不能判断人,因为只有天主才能深刻地阅读人心。
贫富分化,病者无医治,贫穷的被排斥,罪人被遗弃等等。在一个强权的社会里,弱势群体就是苦上加苦,毫无喜乐,整天唉声叹气,愁苦不堪。
我在他身上所看到的,并非一个庄严的教会,而是一个牧灵的教会,一个关怀可怜罪人的教会。吴尔敦解释说,意大利文版的书名天主是一位诗人是教宗的原话。
司铎「在灵修交谈中亲近民众时,要默观主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好使「罪过得到光照」(参阅:若四1-42);「在告解圣事中亲近民众」时,主耶稣与犯奸淫妇人相遇的章节有助於「直视对方的眼睛」,为罪人指引未来的愿景
天主子使自己空虚,成为人子;祂没有罪,却完全与我们罪人为伍,为门徒们洗脚。耶稣以奴仆的身份自居,却成了爱我们到底的标记。耶稣以祂的榜样向我们表明,我们需要祂在我们面前弯下腰,向我们表达祂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