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播种基督信仰希望的种子、推动人们分享人文经验。传统的将临期日历在中欧和北欧国家十分普及。目前,这一传统已传到了大洋洲。
很遗憾,经验告诉我们,此类灾难性事件往往很快便会被遗忘。这台弥撒圣祭,旨在为所有遇难者祈祷。他们中绝大部分为海地人,但也有许多其它国家的人士,如联合国工作人员。
他们分别分享了个人信仰的皈依、家庭探访的经验;以及在建设教堂历程中,如何体会到天主的奇妙与眷顾。据悉,此次朝圣团成员大多数是渔民,长期出门在外,较少接触教会。为了让他们更加亲近天主,加深对信仰的认识。
另外,蒋神父也谈到了法典与圣经、法典与礼仪、法典与大公会议、法典与教会管理的关系,在讲课的过程中深入浅出分享了许多实例和个案,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神父们结合自己的牧灵经验很容易理解,都感到受益匪浅。
另据主办者向本社介绍,课程内容和目的十分明确,旨在帮助孩子们与耶稣基督相遇;以耶稣为榜样开启传教历程;分享传教经验;帮助青少年开展传教活动;推荐新的福传方式、组织传教活动与合作等。
仪式结束后,教友们来到教堂旁的石桌旁开始会餐,主题是畅谈教会福传工作及信仰经验。正在维修教堂的10多个工人也被教友请来一起吃月饼,气氛十分和谐。
袁神父先与神父们分享了基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以及自己的圣召和铎职生活,劝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仰望十字架上的基督,不断地自我反省,回应主的召叫,善度铎职生活,随后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的堂区牧灵福传经验,使神父们深受启发和鼓舞
党刚神父在讲道中邀请大家为所有奉耶稣圣心为主保的教区、堂区及男女修会团体祈祷,特别为圣心会的修女们祈祷,求主使他们感受、意识、觉察并经验圣心的爱,履行她们的使命,传播主的福音。
因此,这是一系列对话的第一次,修女们邀请国际组织、政府、民间社会团体、梵蒂冈机构、学术界和新闻界与她们一起讨论可持续性发展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关键问题,重点是将地方经验与全球解决方案联系起来。
教友李美丽、王变娃等给大家分享了他们的信仰历程和福传经验。课间休息则由堂区幼儿园两位修女给大家教唱圣歌和排练文艺节目。每天早晨学员们共同参与弥撒圣祭,晚上举行圣体降福和泰泽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