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一位神父告诉“信德”说:在每晚的小组分享讨论中,每位学员从不同的家庭生活、团体生活、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分享了此次避静的切身感受,这次避静旨在帮助他们对家庭、教会、社会、信仰生活中,心灵深处的再一次洗礼
弥撒的最后,张神父号召全体教友为本堂区一位患病的教友祈祷,鼓励他在困难之中更要坚定全身心依靠天主的决心,积极治疗热心祈祷,并希望他早日康复,多为天主作见证。
九月十日,二十一位韩国主教首次徒步前往首尔总主教区的韩国殉道者朝圣地朝圣,善度信德年和殉道者月。此前,首尔总主教区宣布九月为韩国殉道者月,隆重纪念在韩国为福音献出生命的教会骄子。
那天,我再次上了祭台,与我“搭档”的是一位姓樊的老人。老人特别的虔诚,一年365天进堂,几乎是风雨无阻。
一位老和尚想从两位弟子中选一人做衣钵传人。一天老和尚对两位徒弟说:“你们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来。”两位徒弟遵命去了。
位于厄弗所的基督徒朝圣地“童贞圣母之家”,根据传统,圣母的这个家是她被接升天前在世上的最后一间住所。对这个居所的敬礼起源于1818年一位德国女神秘家的一次神视。
母亲也是一位克尽孝道的人。母亲与奶奶相处几十年从未有过不睦,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那时母亲常与奶奶一起祈祷诵念晚祷,玫瑰经等。在那个年代,也帮奶奶在最后的日子善领了临终圣体,病人傅油圣事。
对此,教宗提出了几个实例,诸如青年听到召叫,愿意更亲近的跟随耶稣;度奉献生活者、司铎的蒙召的故事;最后也谈及度婚姻生活的例子。教宗特别指出两种类型的畏惧:一种是开放式的,另一种是封闭式的。
艾天理神父是一位法国人,圣名:奥来。1934年,艾天理神父来到临淄主持教务,修建了临淄天主堂(也就是现在使用的教堂)。当时在教堂有西院(姑娘院),艾神父还建立了小学堂。
就在我们准备开始弥撒时,一位女教友忽然发现了火种:圣体柜旁边的圣体火种!原来火在那里!于是她拿了一支蜡烛,从圣体火种上取来火,点燃了祭台旁的蜡烛和将临期蜡烛。我们都是蜡烛,等待被点燃。但哪里有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