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引述依撒意亚先知说: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依四三5)。这是天主安慰的话,祂始终参与祂子民的历史。希望便由此而生,如果我们总能关爱近人,则历史的每一个新悲剧也能转变成为好消息。
在选自《达尼尔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中,悲伤屈辱的天主子民有能力感到羞愧,而福音事迹的主角却做不到。这是一个获得主人宽恕并被免去庞大债务的仆人,可他却不能宽恕他的债务人:他不懂得宽恕的奥迹。
教宗鼓励信友们「认出」天主的安慰,「因为有许多假先知看似在安慰我们,实则在欺骗我们」。天主的安慰不是「买得到的快乐」。「上主的安慰触动人心,令你感动,增进你的信望爱三德,并使你为自己的罪过哭泣。
巴朗牙教区鲁佩托.桑托斯(RupertoSantos)主教表示,他会怀念这位「无私及为人设想的牧者」,他在「戒严令年代是位勇敢的先知」。
耶稣没有责怪别人,没有说我是默西亚或我是先知;当祂治愈病人、向人们宣讲以及行奇迹时,并没有大肆宣扬。耶稣谦卑行事,接近人群。在福音的记载中,耶稣不与人群在一起时,祂就与天父同在,向天父祈祷。
教宗引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说明天主的爱永恒不变:妇女岂能忘掉自己的乳婴?初为人母的,岂能忘掉亲生的儿子?纵然她们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看哪!我已把你刻在我的手掌上(依四九15-16)。
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失去,对天主和耶稣的“品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牧人就是每天早上回归内在每天晚上完全空虚自己、放弃自我就是告诉人们,要称呼天主为父就是以服务众兄弟姐妹,来构建教会就是在宣扬天主的讯息时,即使做一个口吃的先知就是要用福音
关于第二个主题他和平与友谊的旗帜,贾尼神父在3月14日上午的第八场默想中省思了依撒意亚先知关于耶路撒冷期待拯救的论述,将重点放在敞开的大门上。过去,经过大门吧!修平人民的路!
巴路克先知曾说,星辰以‘我们在此’的欣喜,来回应造物主的呼唤(参:巴三33-35)。本笃会院长解释说,群星升起意在告诉我们基督的复活是希望的中心。
在当天的第一篇读经中,亚毛斯先知警告那些悠闲安逸和寻欢作乐的人不关心天主子民的丧亡。教宗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警告在28个世纪后仍然合乎时宜。今天,“舒适文化令我们只想到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