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要求我们警醒的呼声在这将临期内高声回荡,我们蒙召警惕自恋的危险,「因为缺乏这份警觉心,真正的圣召之路就不可能存在」。归属感的另一层涵义在於「懂得建立关系」。
这希望的喜讯在耶稣圣诞之际完成,也使我们每个人、整个教会,以及许多被世界轻视,却为天主所爱,蒙天主接近的弱小者对天主的等待得以实现。」
教宗指出,「各个教育单位,包括家庭、学校、基督徒团体、运动和文化机构都蒙召促进道德和法律意识,指引人们采取诚实、安详且团结的生活模式,逐步克胜恶,并为善铺平道路。
今天,你们蒙召以崭新的热诚继续在这条路上行走,以先知性的自由和分辨的智慧,踏上使徒之路和传教的边缘;两者都要双管齐下,同时也要保持与主教和修会团体其他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
朋友懂得以信德意识、祈祷的忠贞和使徒工作陪伴和支持他们;朋友分享蒙召的惊讶、最终选择的勇气,以及担负使命的喜乐和辛劳;朋友懂得接近司铎,用理解和温柔的目光看待他们的豪放冲劲,以及他们的人性软弱。
西安教区老烟庄堂区的教友给大家表演了一部话剧《辉煌人生》,剧情描写了一位叫张小林的男青年蒙召的故事。他中学毕业后想进修院,可是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却遭到父母的反对。
今天的基督徒要时时提醒自己,从繁忙的俗务中回归,积极参与教会礼仪和各种活动,接受完整的信仰培育,牢记蒙召的使命——传福音。
耶稣的门徒们蒙召是为了投身於服务,而不是以任何的形式去压制别人。教宗具体地吁请大家不可傲慢,反该谦虚待人,因爲那是跟随耶稣的基本态度。
「我们所有人都蒙召走这条天国之路:这是个圣召,是个恩宠,是个礼物,而且是免费的,无法买到的,它是天主赐给我们的恩宠。我们所有受洗者都有圣神在我们内。我跟圣神的关系如何?这位使天国在我内成长的圣神?
再者,由於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已经且持续彼此学习良多,因此在冲突的时代,我们蒙召投身於相遇的文明,如同教宗方济各多次祝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