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希望的象征,在“亚西西精神”的感召下,“邀请我们像兄弟一样一起工作”。为此,教宗方济各和阿兹哈尔大伊玛目塔伊布(AhmadAl-Tayyeb)于2019年签署了《普世和平及人类兄弟情谊文件》。
今天,仍有一些男女“继续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和行动导向默观天主,将这种生活视为童贞、新娘和母亲的教会的标记和预像”(参阅:《寻找天主的面容》宗座宪章,3号)。
尤其是那些承担责任的人:父母、教育工作者、神职人员、团体的负责人,他们应该像亚巴郎和梅瑟一样有时必须在天主面前“保护”那些托付于他们手中的人。
教宗称,天主成了血肉,就是说祂成了我们中的一位,而不是像一个穿衣服的人,“穿了又脱下”。祂永远与我们的人性结合为一。耶稣不是来探望我们,而是来与我们同在。“那么,耶稣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呢?
您像一支燃烧着的蜡烛,及时地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您的离去是我们教区莫大的损失,是我们全体神父失去一位好父亲、好兄长,是所有修道人失去一位主前的领路人,是我们全体教友失去了一位主的好牧人、好家长!
换言之,要像年轻的方济各亚西西所经历的那样,天主“透过让他向弟兄施予慈悲”的行动来触动他的心。天主也“透过让我们与他人,尤其与最需要帮助的人相遇,继续触动我们的心”。
世界需要更多像金大建这样的人。”据方济会媒体报道,金大建生于1821年,是皈依基督信仰家庭的儿子。他在十五岁时受洗,之后前往中国澳门的一所修院,并于六年后回到祖国。
(路21:27-28)基督徒在社会,在人群中许诺性的服务,虽然有限,但预像那时耶稣向整个宇宙的拥抱:带来释放,带来救恩的拥抱。
(2)我们的社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极端个人主义带来的危机,使家庭成员之间变得像孤岛,加上现今的急促生活节奏、压力、社会和劳工的架构、自恋、对空闲时间的沉迷、对财务状况的不稳、对生命尊严的挑战等,以上都是
我们此时此刻也在耶稣圣婴面前,我们应该像牧童一样把这和平的喜讯传给我们周围的人,特别在今天,我们因着疫情原因,很多人不能来参与弥撒,我们更应该把这份喜悦和天主的爱带给他们,与他们分享圣诞节的喜乐。